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肝病频道 > 肝病分类 > 肝硬化 > 正文

代偿性肝硬化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2017-01-17 13:25:50      

肝硬化是怎样进展的?

由慢性乙型肝炎发生的肝硬化,既有肝硬化,又有肝炎的表现。下面说的是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活动性肝硬化的自然过程。

慢性乙型肝炎:常表现病情反复活动和缓和。在病程中血清转氨酶多有波动;较少数持续异常;肝炎发作后可因病毒清除而疾病缓和。有的长期缓和、实际仍有不明显的炎症活动。为捕捉病变活动的轨迹, 必须强调长期定期检查。

病情缓和展现E抗原阴转,HBV DNA低水平复制,转氨酶间歇性小幅度波动;可能许多患者仍有不明显的病变活动。

有的患者病变急性活动,甚至急性加剧,转氨酶飙升到正常数值的十多倍。

活动性肝硬化:病毒继续活跃复制,肝组织炎症病变继续活动,正常肝脏的小叶结构破坏,由肝纤维化来修复,肝细胞新生。肝细胞团被纤维化间隔而成为假小叶,病变逐渐发展,到整个肝脏都由假小叶和肝纤维化时,就成为活动性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腹腔内脏的血液汇合到一条叫做门静脉的血管,门静脉的血液流向肝脏。其中最主要的是来自肠管的血液:小肠的血液含有养分,需要肝细胞来精制;大肠的血液含有细菌和毒素,需要肝内的吞噬细胞来清除。经肝脏处理过的血液流向心脏,分布全身。

门静脉的血液流向硬化的肝脏,阻力增加,就使得门静脉压力增高。门静脉高压使上游的脾脏肿大;使所有腹腔内脏的血管扩张,包括胃食管静脉曲张。

病毒继续活跃复制,肝组织炎症病变继续活动,使门静脉高压的合并症(胃食管静脉曲张和脾功能亢进)相继发生,最终使肝功能失代偿。

代偿性肝硬化怎样进展?

代偿性肝硬化包括轻度肝硬化和中度肝硬化。

轻度肝硬化:门静脉压可不明显增高、或有轻度增高而没有发生胃食管静脉曲张。

中度肝硬化:以胃食管静脉曲张为特征。静脉曲张分轻、中、重度。

病毒继续活跃复制的患者即使暂时病情稳定,多数将发生病变活动。随病变活动的程度,经长短不一的病程:潜在发展的病变可经过数十年;病情急性加剧的只经过几个月,而进入失代偿期(即重度肝硬化)。

代偿性肝硬化有什么表现?

潜在发展:如无明显炎症活动,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可无肝病相关症状,甚至可无肝炎的病史;或有慢性HBV感染,肝硬化没有觉察,可能在常规体检、肝功能试验或因其他疾病开腹手术时才被发现。

潜在发展的肝硬化可能有血清转氨酶间歇性小幅度升高,服消炎降酶药物容易恢复正常。“小三阳”,血清病毒水平在1×105拷贝/毫升以下波动,常不被患者重视。病变常在不知不觉中发展,偶尔就诊,也常不能确知其实际的病变状态。

代偿性肝硬化怎样诊断?

病史:多年来持续或反复肝功异常,没有定期检查,没有规范抗病毒治疗。

化验:白细胞或血小板数减少,白/球蛋白比例降低,谷丙酶/谷草酶比例倒置,谷丙和谷草正常时转肽酶增高,甲胎蛋白增高。

B超:脾脏肿大。肝脏增大、缩小或左右叶比例失常,肝表面不平滑、有小结节。门静脉和脾静脉增粗。

肝纤维化扫描:重要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能判定重度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并不能代替肝穿刺,确定肝纤维化的分期。在某些情况检查有很大误差:肥胖和脂肪肝时数值偏小;肝炎症时数值偏大。

肝穿刺:如果以上指标难以确诊,才需要肝穿刺。曾经认为肝组织检查是诊断肝硬化的“金标准”,但也只能确定80%的肝硬化,有经验的检查者只有漏诊,罕有误诊。吸取的肝组织太小会误诊;漏诊的原因是慢性病变分布不均,但一般只有程度的差异。

代偿性肝硬化怎样治疗?

有效的抗病毒治疗会缓解病变的进展。E抗原阳性的代偿性肝硬化,用干扰素治疗后长期随访中约70%的患者E抗原持久消失和转氨酶稳定正常;即使无效应的病例五年生存率也高于未治疗病例(84% 对65%)。核苷类药获得效果更快,绝大多数患者有效,但需要长期维持治疗,不能轻易停药。肝硬化的病变曾认为是不可逆的,而纤维化程度确可经抗病毒治疗而减轻,肝硬化未必一定恶化,治疗可阻止、至少可以滞缓病变进展。


(责任编辑:陈晓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