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生儿乙型肝炎
乙肝,我们并不陌生,那什么是新生儿乙肝呢?在已了解的病毒性肝炎中(甲型,乙型,δ型和C型),只有乙型肝炎病毒被认识到是引起新生儿肝炎的一个重要病毒。其表现形式多样,大多数新生儿发生慢性亚临床型肝炎。了解一下什么是新生儿肝炎吧:
病因学和流行病学
乙型肝炎病毒是一个双外壳DNA病毒。发现表面抗原(HBsAg)在病毒表面,同时也在过剩的病毒外壳物质小球形和管形颗粒上面。
在美国,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占总人口比例很低(约0.1%)。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主要传染源是分娩中已感染的母亲(通过筛查献血者的HBsAg已实际上消除了对污染血制品的接触)。母亲在妊娠期第三期或分娩后2个月内患急性乙型肝炎,与70%的传播危险有关;相反,母亲在妊娠期第一或第二期患急性乙型肝炎,传播的危险性仅为5%。无症状并有e抗原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引起的母-婴间传播的危险性也很高,无e抗原或有抗-HBe的携带者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很少。
母-胎间传播主要通过分娩时的母-胎微循环输血或新生儿在产道中接触感染的分泌物。通过胎盘传播少见。产后通过接触感染母亲的血液,唾液,大便,尿或母乳造成传播极少。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能是某一社区一个重要的病毒库。
症状,体征和诊断
大多数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新生儿发生慢性亚临床型肝炎,表现为持续性乙肝表面抗原(HBsAg)血症和不同程度的转氨酶升高。组织学上与成人慢性肝炎相似。许多患妊娠期急性乙型肝炎母亲所生的新生儿为低出生体重儿,不管他们是否受到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有关诊断的讨论参见第42节。
尽管在生后早期成为乙肝表面抗原的携带者,以后患肝脏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危险性明显增加,但长期预后尚不清楚。偶尔感染的新生儿有发生急性乙型肝炎,通常是轻微的和自限性的,伴黄疸,嗜睡,体重不增,腹胀和陶土色大便。发生肝肿大,腹水和高胆红素血症(主要是结合胆红素)等严重病变者少见,暴发型肝炎和危及生命者罕见。与患急性肝炎母亲的新生儿相比,暴发型肝炎更多见于慢性带病毒母亲的新生儿。
(责任编辑:陈晓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患有乙肝小三阳应如何应对
2024-10-22大三阳孕妇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2024-10-22大三阳孕妇怀孕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2024-10-22小儿肝炎治疗期间的注意要点有哪些
2024-10-22乙肝这种疾病是否可怕?
2024-10-22得了戊肝应如何应对?
2024-10-22乙肝病毒携带者是否可以生育孩子
2024-10-22乙肝病毒携带者能否给小孩喂母乳?
2024-10-22
热门文章
治疗肝硬化有什么药物?治疗肝硬化西药好还是中成药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2024-10-14胆囊炎肝硬化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2024-10-11胆结石肝硬化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这4个“症状”,多是肝功能异常了
2024-10-08胆汁肝硬化的治疗和注意事项
2024-10-08我国乙肝临床治愈门诊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吗?做好这3点,掌握“逆转”机会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