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性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血吸虫性”肝硬化”见于”血吸虫病”的晚期,由于虫卵在肝内大量沉积,特别沉积在门静脉干支系周围的小分支内,引起门脉干支系统,尤其是第2、3、4级分支周围纤维化,即所谓干线型肝硬化。
切面示各级干支周围有大小不一的白色纤维团块,纤维化严重者可引起干支闭塞,这些团块的收缩可使肝脏变形,肝表面显示本病特征性的块图状沟纹,外观凹凸不平,分界不甚清晰。由于肝腺泡的主要血供来自门静脉小支,血供营养不良可致肝细胞萎缩、脂肪变性和非特异性变性,肝小叶有塌陷和纤维隔形成。
也有人认为,虽然进入肝窦的门脉血流被阴,导致门脉高压,但肝动脉仍可进入肝窦,维持叶的血液供应和营养,因而肝小叶完整,肝细胞受损很轻,而肝硬化的确切定义完整,肝细胞受损很轻,而肝硬化的确切定义是肝细胞变性坏死,残存肝细胞形成再生”结节”,网状蛋白支架塌陷,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纤维隔,最终导致原有肝小叶结构破坏,形成假小叶。因而从这个角度讲,有人认为血吸虫病仅引起”肝纤维化”。
1、血吸虫性肝硬化的发病机理成虫寄生于门静脉系统,所致病变既非成虫分泌毒素,也非死亡虫体所引起,而是由虫卵大量沉积引起。 沉积在肝组织中的虫卵,产出后6日内形成胚胎,未成熟的虫卵仅引起很轻的反应,而成熟虫卵则被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浆细胞包围,逐渐生成上皮样细胞,然后成为成纤维细胞,虫卵内毛蚴死亡后渐成假结核结节,最终被吸收,形成纤维性结节,最终为发展为纤维化。
2、血吸虫性肝硬化的临床表现血吸虫性肝硬化多有门脉高压,可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脾肿大”程度较”肝炎”后肝硬化为重。晚期营养不良加重肝细胞损害,出现”腹水”等”肝功能衰竭”的表现。”脾功能亢进”与门脉高压、脾”淤血”、血流减慢、单核-巨噬系细胞吞噬三系血细胞使之减少有关。
(责任编辑:家医编辑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患有乙肝小三阳应如何应对
2024-10-22大三阳孕妇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2024-10-22大三阳孕妇怀孕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2024-10-22小儿肝炎治疗期间的注意要点有哪些
2024-10-22乙肝这种疾病是否可怕?
2024-10-22得了戊肝应如何应对?
2024-10-22乙肝病毒携带者是否可以生育孩子
2024-10-22乙肝病毒携带者能否给小孩喂母乳?
2024-10-22
热门文章
治疗肝硬化有什么药物?治疗肝硬化西药好还是中成药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2024-10-14胆囊炎肝硬化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2024-10-11胆结石肝硬化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这4个“症状”,多是肝功能异常了
2024-10-08胆汁肝硬化的治疗和注意事项
2024-10-08我国乙肝临床治愈门诊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吗?做好这3点,掌握“逆转”机会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