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丙肝常见的认识误区有哪些
大家都知道丙肝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肝部疾病,这种疾病对身体的危害性是非常大的,具有传染的特性,而且是非常不易发现的一种疾病,但是很多人对于丙肝的认识是存在误区的,下面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丙肝常见的认识误区有哪些。
丙肝由于具有隐匿性,被感染者多无明显症状,且丙肝尚未列入常规体检,很多患者并不知道自己已染上丙肝。有些病人即使查出了丙肝,也因为不了解其危害性及科学治疗知识而延误治疗。专家们认为,丙肝的早期发现与规范治疗,不仅有赖于医务人员提高诊疗水平,也需要广大患者的配合,特别是要走出以下认识误区:
一、误认为没有症状就不要紧。很多人以为,丙肝像乙肝一样,感染后如果没有症状,就是病毒健康携带者,不需要进行治疗。正因为丙肝具有隐匿性,很多患者感染丙肝病毒后在很长时间内都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丙肝病毒对肝脏细胞的破坏却一直悄悄持续着,直至肝脏出现硬化或恶变成肝癌后才出现相关症状。因而,丙肝被称为沉默的杀手。丙肝不存在病毒健康携带者,只有早发现、早治疗,才能减轻病毒对肝细胞的破坏。
二、误认为丙肝无法治愈。乙肝至今尚无法根治,丙肝则不同,如果能早发现、早进行抗病毒治疗,70%的患者可以彻底治愈。
三、盲目服用保肝、降转氨酶药物。很多丙肝患者受虚假医药广告误导,花了大量的钱吃保肝、降转氨酶药品、保健品,均不见效。实际上,治疗丙肝应首先进行抗病毒治疗,以尽早抑制并清除丙肝病毒,阻止病情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长效干扰素与病毒唑联合使用,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案。
四、误以为只要转氨酶恢复正常,就无须继续治疗。转氨酶恢复正常并不表明体内的丙肝病毒已经彻底清除,一定要继续坚持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一般来说,1型丙肝患者至少需要治疗1年,2型、3型丙肝患者至少需要治疗半年。
丙肝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输血、输血浆或血制品以及使用被病毒污染的医疗器械。接受过输血,做过血液透析、器官移植,使用过非一次性注射器和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等,与丙肝患者共用过剃须刀、牙刷,有过不洁性生活史,曾经有过文身、文眉、穿耳环孔等皮肤粘膜损伤的人和接触血液的检验人员,都是丙肝高危人群。肝病专家提醒有过这些经历的人及早做丙肝检测。专家们同时建议:将丙肝的治疗纳入医疗保险,使更多已经确诊的丙肝患者有机会得到治疗。
(责任编辑:陈晓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小三阳”携带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2024-10-21黄疸时能否打乙肝疫苗
2024-10-21便宜的药对乙肝治疗效果如何?
2024-10-21干扰素对 CMV 肝炎的治疗效果如何
2024-10-21黄疸性肝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有哪些
2024-10-21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肝效果不佳应如何处
2024-10-21复方木鸡颗粒能够用于哪些病症的治疗?
2024-10-21乙肝小三阳的相关知识及应对措施
2024-10-21
热门文章
治疗肝硬化有什么药物?治疗肝硬化西药好还是中成药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2024-10-14胆囊炎肝硬化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2024-10-11胆结石肝硬化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这4个“症状”,多是肝功能异常了
2024-10-08胆汁肝硬化的治疗和注意事项
2024-10-08我国乙肝临床治愈门诊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吗?做好这3点,掌握“逆转”机会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