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肝病频道 > 肝病分类 > 肝硬化 > 正文

诊断肝硬化 B超并非面面俱到

2017-04-11 16:59:14      

50多岁的黄先生患有乙肝十多年,在治疗的同时,年年做腹部B超,检查结果显示一切正常。不料去年,他因“心绞痛”住院就诊,这才发现乙肝已经发展为肝硬化,还有腹水。这让黄先生很是不解:B超不是显示正常吗?怎么没发现肝硬化?

“肝硬化的隐蔽性非常强,很多肝病患者经过治疗,各种指标都不错,随后复查发现各项指标也不错:B超提示肝脏包膜光滑,回声致密,门静脉正常,脾脏也不厚;肝功能检查提示转氨酶正常或轻度异常,蛋白比例正常。” 专家问过很多肝硬化患者,他们其实早就表现出了症状,如右胁疼痛、走窜不定,但疼痛随情绪的变化而增减,情绪越差,症状越明显;口苦、四肢乏力等。可是因为看到自己的各项指标和检查结果都正常,所以患者压根就不把这些症状往肝硬化上联系。

肝硬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皮肤粗糙,尤其是脚踝部周围的皮肤颜色发暗,像蛇皮一样;还有些人总是鼻腔和牙齿莫名出血;男性患者乳房发育,性欲减退;女性患者月经不调,面色晦暗、淡黄或萎黄等。很多人出现这些症状时,并不知道这些都是肝硬化很严重时的表现症状,而是当做别的疾病去治疗。

“如果是‘三小、一大、一家族’的肝病患者要高度警惕肝硬化。”专家解释说,“三小”即小三阳、转氨酶的值小、病毒数量小;“一大”指的是年龄大,一般指40岁以上的人群;“一家族”指的是有乙肝家族史。

在临床上,“三小、一大、一家族”的肝病患者,指标正常后,又被查出肝硬化的比比皆是。而所有肝硬化患者中,23%的患者在5年内进展到晚期(失代偿期);50%的肝硬化患者在10年内会发生腹水。出现腹水的肝硬化患者,1年生存率为85%,5年生存率为55%。因此,应当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责任编辑:家医编辑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