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肝病频道 > 肝病分类 > 其他肝病 > 正文

细菌性肝脓肿的中医辨证类型和主证分析

2017-05-05 11:40:04      

细菌性肝脓肿是指由化脓性细菌侵入肝脏形成的肝内化脓性感染病灶全身性细菌感染,特别是腹腔内感染时,细菌可侵入肝脏,如病人抵抗力弱,就可能发生肝脓肿。

本病在中医上属中医“肝痈”、“肋痛”等范畴。多因外感湿热,七情内郁,跌仆闪挫,饮食内伤所致,或肝郁而气界血瘀,久而成痈。

(一)辩证类型

1、湿热毒邪入侵

【主证】胁痛,口苦,咽干,发热恶寒或寒热往来,或兼头痛,身重,舌淡,苔薄黄,脉弦数或浮数。

2、肝胆湿热

【主证】胁痛口苦,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发热目赤或有目黄身黄小便黄赤,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数。

3、热毒炽盛

【主证】发热肋痛,口苦,口渴,皮肤出现紫红色瘀点、瘀斑,或有鼻衄齿衄,成有腹痛腹泻,尿黄,舌质红,苔黄燥,脉弦数。

4、湿毒内结,血败肉腐

【主证】右胁疼痛剧烈,活动或呼吸则疼痛加剧,右胁可触及包块,按之则痛剧,发热或高热,口苦,目黄身黄,恶、溲黄赤、腹泻或有秘结,苦红、苔黄威,脉弦数。

5、肝阴损耗

【主证】胁痛隐隐,低热,口苦咽干,口干不欲饮,小便短少,大便秘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二)主证分析

1、胁痛

湿热毒邪郁结于肝胆,影响到胆气的开发、肝气的疏泄,肝经脉络瘀阻则胁痛,或肝阴不足,肝失所养而胁肩

2、发热

湿热毒邪入侵,热毒盛于内外,“阳盛则热”,故发热,或余邪未尽,肝阴亏耗,而低热不退。

3、黄疸

湿热之邪交蒸于肝胆,使肝失疏泄,肝失条达,胆汁排泄不循常道而外溢,或血败肉腐、胆伤,胆汁外溢,则出现黄疸。

4、出血诸证

湿热炽盛,充斥于肝胆,热毒入血,迫血妄行则可出现皮肤紫红瘀点,瘀斑,或有鼻衄、齿衄等出血症状。

5、腹泻

湿热之邪困于脾胃,扰于大肠,则可出现腹泻。

(责任编辑:陈晓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