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的简介!
甲肝病毒
甲肝病毒是一种微小的核糖核酸病毒。甲肝病毒在电镜下可见空心和实必两种颗粒,在免疫学上二者无区别。
由于甲肝病毒的体外培养不产生细胞病变而且人体感染甲肝病毒,肝细胞的病理损害与病毒抗体几乎同时出现,并伴有排毒量减少,因此认为肝脏损害主要由于免疫病理作用,而不是甲肝病毒直接的细胞病理作用。
甲肝病毒可感染狨猴和猩猩,恒河猴和红面猴也可受染。福尔马林、氯、紫外线及加热煮沸,均可使其灭活。
甲肝传染
主要是经粪口传播途径感染,即由病人的潜伏期或急性期粪便、血液中的甲肝病毒污染水源、食物、用具及生活密切接触经口进入胃肠道而传播。
假若一旦发生区域性的流行,而没有适当的防范,则易变成暴发性的传染病。所幸感染到甲型肝炎病毒的个体,通常在4-8个星期左右,肝机能都会回复正常,很少会发生暴发性肝炎,而感染个体都能产生相对应的抗体。
甲肝病毒对各种外界因素有较强的抵抗力而能长期在外界环境中存活,能通过各种污染物品(手、日常用品、衣物、被单等)以及水和食物传播,也可经苍蝇携带而传播。 福尔马林、氯、紫外线及加热煮沸,均可使其灭活。
甲肝症状
甲肝病情初发时,病人会出现疲乏无力、不想吃饭,小便颜色加深,有时伴有发烧等症状,严重时眼睛、皮肤发黄。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到医院检查。
其病毒主要以人体、猕猴、人猿等灵长类动物为宿主,潜伏期大约为2-6星期:在感染一个星期内,还可以在粪便中找到病毒的颗粒;事实上,大部分受感染个体在临床上是没有症状的。某些感染的个体就好像得了一场感冒似的,有的可能出现高烧,或者食欲不振,全身倦怠等非特异性的症状;少数可能出现茶色尿或被告知有黄疸的现象。有明显临床症状的显性感染和无临床症状的隐性感染两种类型。成人感染后多表现为显性感染,而儿童或老人感染后易表现为隐性感染。
甲肝预防
需注意环境卫生,尤其是个人的卫生习惯,如不喝生水、不生食,尤其是海产类食物,如蛤蜊等,以免造成甲肝的传播感染。注射甲肝疫苗也是非常有效的预防手段。对患者的粪便及被其污染的用具要加强消毒处理。
(责任编辑:陈晓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小三阳”携带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2024-10-21黄疸时能否打乙肝疫苗
2024-10-21便宜的药对乙肝治疗效果如何?
2024-10-21干扰素对 CMV 肝炎的治疗效果如何
2024-10-21黄疸性肝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有哪些
2024-10-21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肝效果不佳应如何处
2024-10-21复方木鸡颗粒能够用于哪些病症的治疗?
2024-10-21乙肝小三阳的相关知识及应对措施
2024-10-21
热门文章
治疗肝硬化有什么药物?治疗肝硬化西药好还是中成药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2024-10-14胆囊炎肝硬化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2024-10-11胆结石肝硬化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这4个“症状”,多是肝功能异常了
2024-10-08胆汁肝硬化的治疗和注意事项
2024-10-08我国乙肝临床治愈门诊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吗?做好这3点,掌握“逆转”机会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