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肝病频道 > 肝病护理 > 肝病预防 > 正文

肝豆状核变性是什么病 出现这些异样后要警惕

2017-05-23 07:11:08      家庭医生在线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威尔逊氏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由一种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所致的肝硬化和脑部病变为主的疾病。虽然这种疾病在中国比较少见,但是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加大了遗传的几率。这种疾病由于体内铜含量过多,无法排谢而导致的。由于有些地区空气、水、土壤中的铜污染比较严重,被摄入后,无法及时排出,在体内日积月累,到了一定的量有可能引发肝豆核变性疾病!

日常生活小细节警惕肝豆状核变性,当你或者家人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以下小异样时,有必要提高警惕:

1、肌肉容易僵硬,且会有轻微的颤拦

2、面部不自主的扭动,四肢则运动不规则,经常舞动四肢

3、有意识但不清、言语错乱,讲话不清,同时伴有轻微的挨肩颤抖等症状

4、骨关节变僵硬,容易控制论摔倒,四肢近端肌肉无力、肌萎缩

“肝豆核变性”一般少年时发病,并且易于其他肝病混淆

1、 通常约5~10岁发病由于肝脏内铜离子沉积达超饱和,引起急性肝功能衰竭,即腹型肝豆状核变性。

多表现为:全身倦怠、嗜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部膨胀及高度黄疸,病情迅速恶化,多于一周至一月左右死亡。

2、有些患者在5~10岁之间,有以下的症状:出现过黄疸、短期谷丙转氨酶增高或轻度腹水,但不久迅速恢复。

数年后当神经症状出现时,肝脏有可能轻度肿大,肝功能轻度损害或正常范围,但B超检查已有不同程度损害。

3、少儿期缓慢进行食欲不振、轻度黄疸、肝脏肿大和腹水,酷似肝硬化的表现。

随着时间的增长,消化系统会日益加重,而渐渐出现震颤、肌僵直等神经症状。

神经症状一旦出现,肝症状迅速恶化,多于几周至2~3月内陷入肝昏迷。

4、部分青少年患者可表现缓慢的脾脏肿大,并引致贫血、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脾功能亢进的症状。

如何预防肝豆状核变性?

首先要调整自己的饮食,少摄入含铜量高的食物,比如动物内脏、鱼虾海鲜和坚果等含铜量高的食物,不宜食,可以多食含锌量高的食物,平时也可以补点含锌的片剂!

其次,父母应避免近亲结婚,有家族中有得过此病的人群,最好每年到医院做相关的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另外,在准备生育前最好能进行检测,预防该疾病的遗传。

(责任编辑:欧家福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威尔逊氏病 铜代谢障碍 肝豆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 一个容易被误诊的疾病

我国肝豆状核变性的总体误诊率竟高达到53%,有的病人转辗多个学科仍未被确诊,这种情况连大医院、名大夫也不能幸免,这是近日在广州由南方医院……详细>>

肝豆状核变性诊疗指南 “肝豆”患者需终生治疗

彭劼教授认为,肝豆状核变性虽然是一种可控制和治疗的遗传病,但是由于医生患者认识的不足,医生误诊误治、患者不顺从治疗,都会导致肝豆状核变性……详细>>

肝豆状核变性是什么病?根据症状来识别!

肝豆状核变性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性疾病,原因是太多铜沉积在肝脏、肾脏、角膜和大脑等,从而引发一系列问题,常见于3~……详细>>

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误区有哪些?

肝豆状核变性造成不同脏器为主的全身性功能损害,临床症状复杂多变,误诊比较普遍,综合国内有关报道,一般误诊率在24~90%之间,平均为43……详细>>

肝豆状核变性的症状表现和检查诊断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由于铜在体内过度蓄积,损害肝、脑等器官而致病。详细>>

  • 张惠琴

  • 聂青和

  • 杜蕙

  • 郭强

专家答疑少精症患者一定会不育吗?

广东省中医院 专家在线解答网友疑惑

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