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肝病频道 > 肝病分类 > 肝血管瘤 > 肝血管瘤治疗 > 正文

介入性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方法

2017-09-28 15:04:54      

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组织学上以海绵状血管瘤(canernous hemangioma of liver,CHL)最为多见,其次为硬化性血管瘤、毛细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瘤等。瘤体较小时无明显临床症状,随瘤体逐渐增大,可出现上腹部不适、腹胀、嗳气、腹痛等症状。

血管瘤血窦、血管丰富,给手术带来很大麻烦,介入性栓塞治疗疗效确切,而且避免了出血的风险。

介入栓塞治疗是经股动脉穿刺插至瘤体靶血管,通过导管向靶血管内灌注盐酸平阳霉素与超液化碘油的乳化混合剂。为减轻血管栓塞后的疼痛和防止血管痉挛,在注入栓塞剂前、后分别注入1%利多卡因5ml。当瘤体直径≤5cm时,用超液化碘油5~10ml与8~16mg盐酸平阳霉素的乳化剂进行肿瘤靶血管栓塞,然后用明胶海绵碎块进行栓塞;当瘤体直径>5cm时,在进行以上步骤后,再向瘤体内注入永久性栓塞物,永久性栓塞物呈球形,是钠盐的丙烯树脂、乙烯树脂和乙醇的共聚物,具有在短时间内吸收自重100倍的盐水并在吸水后仍保持球形和弹力。

介入栓塞治疗后患者需随访6~24个月,观察血管瘤的缩小情况。研究发现介入栓塞治疗后70%的瘤体有不同程度的缩小,而且仅有少部分患者栓塞后肝区有胀痛感,部分患者出现低热,不超过38℃,对症治疗即可缓解。

(责任编辑:家医编辑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