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早期“指示灯”!
肝癌是我国位居第二的癌症杀手,病人早期一般没有什么不适,一旦出现症状就诊,往往已属中晚期,一般发病后生存时间仅为6个月,人称癌中之王。
我国是肝炎大国,为肝癌的发生提供了庞大的基数人群,据新近统计,世界上每新增2例肝癌就有1例发生在中国,严重威胁着我国公众的生命健康,并给国家医疗资源带来了巨大负担。挽救肝癌患者生命的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手术,临床中常用的早期检查方法有影像学和血清标记物检测,但都各有不足之处:影像学检查往往不能成为普查方式,且常在肿瘤长到0.5~1cm以上时才在影像中肉眼可见,早期发现概率并不高;几十年来,临床上最常用、也几乎是惟一的肝癌早期筛查血清标记物就是甲胎蛋白(AFP),但其敏感性有限,平均仅为56%,不能成为肝癌早期诊断的理想手段。
近年来开展的蛋白组学技术为找出新的肝癌标记物提供了可能。检测血清中GP73可能成为肝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方法,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超过了AFP,引起了业界关注,但来自全世界的相关研究报道不多,且均来自美国,迄今尚无关于欧洲及亚洲地区人群的报道。
例乙肝肝癌患者、25例乙肝病毒携带者、12例非肝病患者和99例正常健康志愿者的AFP和GP73及相关肝癌血清指标进行了检测和比较。结果发现,所有受检人的血清中都可检测出GP73,但在健康人群和非肝病患者中水平很低;在乙肝病毒携带者中的水平虽高于健康和非肝病患者,但远低于肝癌患者;GP73在肝癌患者中的水平最高,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的20倍。
GP73在肝癌患者中的敏感性达到76.9%,特异性达到92.8%;而AFP的敏感性仅为48.6%。有限的病例研究还提示,GP73在肝癌患者术后1周内仍维持一定水平,到术后1.5-2年时明显下降,提示GP73蛋白在血中有一个降解过程。在肝癌患者中,GP73高低与肿瘤大小和分级没有明显相关性。
以上结果初步揭示了GP73高表达与我国乙肝为基础的肝癌患者的密切关系,证明了其敏感性远远优于传统的AFP方法,为GP73成为肝癌早期诊断的新手段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并成为来自亚洲地区的有关GP73的惟一报道。
(责任编辑:杨绮琴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患上脂肪肝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2024-10-21广州哪家医院治疗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较好
2024-10-21复方木鸡颗粒的作用有哪些?
2024-10-21乙肝大三阳治疗期间如何预防耐药?
2024-10-21肝外伤是怎样形成的以及如何应对
2024-10-21哪里治疗肝硬化比较好?
2024-10-21如何判断是否需要打肝炎预防疫苗
2024-10-21治疗肝硬化选哪家医院比较好?
2024-10-21
热门文章
治疗肝硬化有什么药物?治疗肝硬化西药好还是中成药好?
2024-10-14病毒性肝硬化的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2024-10-14胆囊炎肝硬化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2024-10-11胆结石肝硬化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2024-10-10肝不好,嘴知道?嘴巴如果有这4个“症状”,多是肝功能异常了
2024-10-08胆汁肝硬化的治疗和注意事项
2024-10-08我国乙肝临床治愈门诊已超500家
2024-09-30肝硬化能治好吗?做好这3点,掌握“逆转”机会
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