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肝病频道 > 正文

乙肝病毒感染的含义及相关知识

2025-02-25 16:25:51      家庭医生在线

乙肝病毒感染是指乙型肝炎病毒侵入人体,对肝脏等器官造成损害的一种情况。它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肝硬化甚至肝癌等严重后果。感染途径包括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等。

1. 感染途径

母婴传播:母亲在妊娠、分娩和哺乳过程中,如果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或患者,病毒可能传给胎儿或新生儿。

血液传播:比如输血、共用注射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操作等。

性接触传播:与乙肝病毒感染者发生无保护的性接触。

2. 症状表现

常见症状:可能有乏力、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

严重症状:黄疸、腹水、肝性脑病等。

3. 检查方法

乙肝五项:包括乙肝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和核心抗体。

肝功能检查:了解肝脏的代谢、合成等功能。

乙肝病毒 DNA 定量检测:明确病毒复制水平。

4. 诊断标准

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

肝功能异常。

肝脏影像学检查有异常表现。

5. 治疗方法

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有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干扰素等。

保肝治疗:如水飞蓟素、多烯磷脂酰胆碱等。

免疫调节治疗: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总之,乙肝病毒感染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肝脏疾病,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旦怀疑有感染,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和诊断,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途径,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发生。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