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耳洞、纹身、修脚者
- 在非消毒严格控制管理的场所进行美容和纹身、修脚、穿耳洞的人群特别容易感染上丙肝病毒。
- 患丙肝母亲生下的孩子
- 母婴传播也是丙肝传播的一个重要的渠道,如果母亲被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生下的孩子就是丙肝高危人群。
- 器官移植和血液透析者
- 如果曾经接受过器官移植手术,则要特别注意各种传染性高的病毒是否交叉感染,血液透析者也是同理。
- 被意外刺伤的医护人员
- 如果医护人员曾经在诊疗的过程中被手术刀、针筒等任何接触过他人血液的器械刺伤,则需要筛查是否感染丙肝。
我国是肝炎大国,以乙肝和丙肝患者居多。中国是全球感染丙肝人数最多的5个国家之一,且每年新报告的丙肝患者约有20000例。在中国有约1000万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有研究显示逾三分之一的丙肝患者没有在第一年接受抗病毒治疗。丙肝如果不积极治疗,更容易发展成肝硬化,进而转变成肝癌,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多数人对乙肝的了解较多,但是却缺乏丙肝的防治知识,导致很多丙肝患者忽略治疗而酿成大祸。2015年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今年爱肝日的主题是“预防丙肝,防患于未然”,就让我们借此机会,认真的了解一下丙肝的危害吧。【详细】
家庭医生在线在进行一项《世界肝炎日——丙肝认知调查》后发现,50%的网友不知道丙肝,25%的网友认为丙型肝炎不是一种慢性化率非常高,且不易察觉的疾病,16.67%的网友表示不清楚。调查结果显示,61.54 %的网友认为接受输血及血液制品、76.92 %的网友认为共用注射器会感染丙肝病毒。据此,周教授指出,丙型肝炎一般是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正常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如握手、拥抱、共用水杯、共用办公用品和其他无皮肤破损及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感染丙肝病毒。”周福元副教授表示,清楚的了解丙肝的传播途径,有效采取预防措施,就能够远离丙型肝炎的困扰。【阅读全文】
比如在小诊所进行牙科治疗,肌肉或静脉注射、针灸的患者。非正规医疗场所容易有器械消毒不彻底、注射用品重复使用等现象,造成交叉感染。
特别是在1996年前接受过输血或有反复献血或有单采血浆史的患者为丙肝高危人群。但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血液的监管日益完善、严格和对丙肝检测的日益稳定,因输血造成的丙肝感染比例有所降低。
全球有75%的肝癌是有病毒性肝炎发展而来的。其中每年有35万人死于与丙肝相关的肝脏疾病。但只有三分之一的国家有制定对抗丙肝的国家计划。全球有1.8亿人感染丙肝病毒,这些人种有三分之二是生活在亚太地区,但是仅有少数人对着疾病有正确的认知。
预防丙肝,人人有责
侯金林教授提醒:有过“不洁注射、手术史、输血史、器官移植”的都是丙肝的高危人群,这部分人都应该参加丙肝病毒检测筛查。在中国,丙肝高发于山西、内蒙、东北等地区,这些地区基本上都存在不洁注射的情况。【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