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骨科频道 > 骨科知识 > 前沿 > 正文

说说肾性骨病的症状表现

2013-11-19 08:48:07      家庭医生在线

肾性骨病在儿童或少年现为发育不良、肌肉软弱;行走时呈鸭步态,有膝外翻或内翻;骨干骺端或肋骨软骨交接处肿大,股骨上端骨骺滑脱;严重者可引起股骨颈纤维性骨炎。成人表现为骨软化症状,在路塞(Looser)变性区有压痛。有压痛。肾性骨病进行缓慢,出现症状时已经是其晚期了,临床上以骨痛,骨折,骨变形为主要特征。骨痛突发症状之一,常为全身性,好发于下半身持重部位(腰,背,髋,膝关节),运动或受压时加重,走路摇晃甚至不能起床。

 (一)主要表现

  患者早期常无明显症状,晚期突出症状是骨痛和近端肌无力。骨痛常为全身性,以下半身持重骨为著,运动或受压时加重,走路摇晃甚至不能起床。其他尚有身高缩短,骨外钙化导致的皮肤瘙痒,带状角膜病,红眼综合征,腕管综合征,以及自发性跟腱断裂、骨折、生长发育迟缓、皮肤溃疡、组织坏死、软组织钙化等。

  1.肌肉骨骼 骨痛、骨折、骨骺脱位、肌腱断裂、无血管性坏死、骨畸形近端肌无力。

  2.关节 假性痛风、钙化性关节周围炎、瘤性钙化。

  3.皮肤软组织 皮肤钙化、瘙痒,钙化引起的肢指端缺血性溃疡,眼睛受累。

  4.其他 高血压、透析脑病(铝性痴呆)。

  5.分型 Ⅰ型为囊性纤维性骨炎,Ⅱ型为骨软化症,Ⅲ型为混合型骨病。

  Ⅰ型(囊性纤维性骨炎):骨活检病理改变见后述。X线:骨膜下吸收、骨囊性变、皮质变薄,常见于指骨和颅骨。全身普遍脱钙、骨密度减低、转移性钙化等,血清AKP、PTH和磷升高,血磷接近正常。

  Ⅱ型(骨软化症):骨痛、肌无力活动加剧,轻微外伤即可骨折。诊断主要靠骨活检(如前述病理变化);X线表现为Looser区或假骨折线,皮质变薄,骨质密度普遍降低,骨质疏松,小梁粗糙、模糊;血钙、磷、AKP增高。口服标记四环素后做骨活检,矿化缺陷,四环素弥散分布。

  Ⅲ型(混合型):混合性病变兼有纤维性骨炎和骨软化症的表现。

  (二)次要表现

  1.骨质疏松 多见长期透析患者,正常矿化骨减少,主要原因是代谢性酸中毒,动员骨钙盐缓冲,使骨脱钙,还与低血钙、低蛋白有关。绝经后和老年期骨质疏松症可加重此病。X线平片示骨密度降低,多见于脊柱、骨盆、股骨和肋骨,严重时可发生病理性骨折。透析液含钙低于1175mmol/L,易患骨质疏松。骨密度为113g/cm2或更大些不会发生骨折;110~113g/cm2很少骨折;在110g/cm2以下有很高骨折率。

  2.骨硬症、骨硬化 临床少见,多见长期透析者,未矿化骨小梁增加与血PTH增加有关。骨活检可见骨样组织增多,对溶骨有抵抗,以单位计骨矿减少,但总骨量增多,故总矿质增多。常见椎体上、下缘密度增高,青少年表现骨病、骨畸形、生长障碍等。

(责任编辑:吴洁媚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肾性骨病预防应遵循五大要点

肾性骨病是慢性肾脏病及透析患者的重要并发症,治疗上应强调早期预防,在肾脏损害初期即可使用小剂量1,25-(OH)2D3和口服补钙等,以防……详细>>

肾性骨病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肾性骨病进行缓慢,出现症状时已经是其晚期了,临床上以骨痛,骨折,骨变形为主要特征。骨痛突发症状之一,常为全身性,好发于下半身持重部位(腰……详细>>

肾性骨病在饮食保健方面应注意什么?

肾性骨营养不良由慢性肾功能衰竭导致的骨代谢病。简称肾性骨病。表现为钙磷代谢障碍,酸碱平衡失调,骨骼畸形并可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详细>>

肾性骨病的诊断鉴别方法

肾性骨病(ROD)又称肾性骨营养不良症,是肾功能减退时矿物质代谢紊乱,几乎累及所有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可分为广义肾性骨病与狭义肾性骨病两类……详细>>

教你认识肾性骨病发病的六大原因

肾性骨病又称肾性骨营养不良,是由慢性肾功能衰竭导致的骨代谢病。简称肾性骨病。表现为钙磷代谢障碍,酸碱平衡失调,骨骼畸形并可引起继发性甲状……详细>>

  • 谢肇

  • 代飞

  • 施杞

  • 袁浩

专家答疑少精症患者一定会不育吗?

广东省中医院 专家在线解答网友疑惑

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