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如何诊断更好?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下面和家庭医生在线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具体的情况吧。
病因
(一)基本病因
1、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是基本因素
髓核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含水量的降低,并可因失水引起椎节失稳、松动等小范围的病理改变;纤维环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坚韧程度的降低。
2、损伤
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轻微损害,加重了退变的程度。
3、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的弱点
椎间盘在成年之后逐渐缺乏血液循环,修复能力差。在上述因素作用的基础上,某种可导致椎间盘所承受压力突然升高的诱发因素,即可能使弹性较差的髓核穿过已变得不太坚韧的纤维环,造成髓核突出。
4、遗传因素
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家族性发病的报道,有色人种本症发病率低。
5、腰骶先天异常
包括腰椎骶化、骶椎腰化、半椎体畸形、小关节畸形和关节突不对称等。上述因素可使下腰椎承受的应力发生改变,从而构成椎间盘内压升高和易发生退变和损伤。
(二)诱发因素
在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基础上,某种可诱发椎间隙压力突然升高的因素可致髓核突出。常见的诱发因素有增加腹压、腰姿不正、突然负重、妊娠、受寒和受潮等。
临床分型及病理
从病理变化及CT、MRI表现,结合治疗方法可作以下分型。
1、膨隆型
纤维环部分破裂,而表层尚完整,此时髓核因压力而向椎管内局限性隆起,但表面光滑。这一类型经保守治疗大多可缓解或治愈。
2、突出型
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突向椎管,仅有后纵韧带或一层纤维膜覆盖,表面高低不平或呈菜花状,常需手术治疗。
3、脱垂游离型
破裂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或碎块脱入椎管内或完全游离。此型不单可引起神经根症状,还容易导致马尾神经症状,非手术治疗往往无效。
4、Schmorl结节
髓核经上下终板软骨的裂隙进入椎体松质骨内,一般仅有腰痛,无神经根症状,多不需要手术治疗。
诊断
大多数患者在一般情况下依据有腰痛加腿痛、压痛放射痛等症状,结合病史、临床表现与体征,可以初步考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能,再配合X线片、CT或MRI、肌电图、脊髓造影所见作出诊断,突出的间隙也易于定位。
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断的主要依据有:
(1)腿痛重于腰痛,并呈典型坐骨神经分布区疼痛,或伴有麻木。
(2)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及屈踝加强试验阳性,屈颈试验阳性。
(3)具有肌肉萎缩、运动无力、反射减弱、感觉减退四种神经体征中的两种。
(4)X线片、脊髓造影、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以及肌电图检查对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1)腰椎X线片:部分患者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一些间接征象,如生理前凸平浅或消失,甚至后凸,椎间隙变窄,骨质增生等。还可据此排除或与腰椎疾患相关的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2)造影检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符合率较高,但有一定的副作用。
3)CT扫描:可直接显示椎间盘突出物的位置、大小、形状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可显示硬膜囊和(或)神经根受压变形、移位、消失的压迫征象;还可显示黄韧带肥厚、椎体后缘骨赘、小关节突增生、中央椎管及侧隐窝狭窄等伴发征象。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4)MRI检查: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较CT高,能清楚地显示椎间盘退变、突出状态和椎管内硬膜囊神经根受压状态,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较大。
鉴别诊断
凡可出现腰痛、腿痛或腰腿痛并存的疾病都应与之相鉴别。其中较常见者主要有下列一些疾病:
(1)腰椎结核
腰痛可伴有坐骨神经痛,常有全身症状,午后低热,乏力盗汗,腰部强直,血沉增快,下腹部可触及冷脓肿。X线片显示椎间隙模糊、变窄,椎体相对边缘有骨质破坏。
(2)马尾神经瘤
以神经纤维瘤为多见,初期一般腰痛及局部压痛不明显,也无脊柱侧凸、下腰椎活动受限等症状。发病较为缓慢但持续加重,无间隙性缓解,卧床时感到疼痛加重,夜不能眠。严重者可由肿瘤压迫马尾神经,发生下肢感觉和运动障碍,以及括约肌功能紊乱。脑脊液总蛋白量增高,脊髓造影显示有占位性改变。
(3)椎弓峡部裂和脊柱滑脱
腰痛常伴有坐骨神经痛,多数发生在L4~5,椎弓峡部裂在斜位X线片上显示椎弓峡部有裂隙和骨缺损。脊柱滑脱时腰椎前凸增加,椎体或棘突有台阶样表现。X线片显示椎弓峡部有裂隙,腰椎体前移。
(4)强直性脊柱炎
中年男性多见,身体瘦弱,腰背及骶髂关节疼痛,脊柱强直,各方向活动均受限。症状多与气候变化有关,血沉较快,病变呈进行性发展。X线片早期可见骶髂关节及腰椎小关节模糊,后期脊柱呈竹节样改变。
(5)梨状肌综合征
患者的主要症状是臀部痛或臀腿痛,患髋关节内收内旋活动时疼痛加重,严重者可有跛行。梨状肌肌腹体表投影处可有明显的压痛,并可向下肢放射,部分患者可触及深部的条索状结节或痉挛的肌块。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即患髋关节内收内旋活动时疼痛加重,直腿抬高试验在小于60度时疼痛加重,而大于60度时疼痛反而减轻,梨状肌局部封闭后疼痛会消失。
(责任编辑:吴任飞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软骨炎患者能否用骨筋丸胶囊治疗?
2024-10-24三个月宝宝能吃葡萄糖酸钙锌溶液吗?有
2024-10-24长期坐姿工作后晨起腰痛怎么办?
2024-10-24腰椎不适能否自行用吡罗昔康片止痛
2024-10-24尿频、尿量少伴腰痛和小腹痛是何因?
2024-10-24患膝关节骨关节炎,关节疼痛伴神经痛如
2024-10-24何处能购得益肾补骨液
2024-10-24颈椎不好能否服用骨康胶囊
2024-10-24
热门文章
出现骨转移癌要治吗?医生:综合治疗可延长生存期
2024-10-25这5个颈椎病信号要警惕,怎样预防颈椎病?
2024-10-14关节炎或会增加慢性疾病发病风险 医生支招如何预防关节炎
2024-10-14扁平足有危害吗?扁平足的表现症状
2024-10-11哪些原因导致O型腿?O型腿的危害
2024-10-11怎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日常护理需做好这些点
2024-10-11小儿佝偻病的表现症状和日常护理
2024-10-10佝偻病如何治疗?佝偻病的病因
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