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骨科频道 > 骨科疾病 > 骨炎 > 正文

如何治疗骨髓炎?

2016-08-29 11:37:00      

骨髓炎为一种骨的感染和破坏,由需氧或厌氧菌,分枝杆菌及真菌引起。骨髓炎好发于椎骨,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或由于外伤或手术引起的穿透性骨损伤部位。儿童最常见部位为血供良好的长骨,如胫骨或股骨的干骺端。本文向您详细介绍骨髓炎的治疗方法,治疗骨髓炎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一、西医治疗骨髓炎: 1、Papineau手术法 包括病灶彻底清除、开放性松质骨植骨以及反复冲洗等内容,是目前最优秀的治疗方法。 2、骨剥皮手术法 把骨皮质的2-3mm附带骨膜及周围瘢痕组织共同剥离,能够得到旺盛的新骨生骨能力,是目前国际医学界通用的最好方法。 3、微创外固定技术术 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无需二次手术、符合美学要求、根据需要可调整固定强度,是一种疗效显著的生物学固定方法。 4、骨延长手术 在病骨延长轴方向采取持续牵引并配合科学的药物提高骨形成能力,使疾病得到良好修复,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先进技术。 5、其他手术治疗 (1)穿刺吸引术:为减轻骨髓腔压力,防止炎症在骨髓腔上下扩散,对病灶处可进行穿刺吸引,同时还可向腔内注入抗生素作为治疗的一部分。 (2)开窗引流术:在放射科照片显示骨质局部已有破坏及骨髓腔阴影增宽者,可在骨髓腔内积脓的部位进行骨皮质钻孔或开窗,防止炎症扩散,以利分泌物引流。或进行创腔的上下给抗生素闭式灌洗治疗。 (3)死骨取出术:对死骨较大,已具备手术时机,将死骨取出,是治疗慢性骨炎最常见和最基本的手术方法。 (4)消灭骨空洞术:因骨腔大,窦道久治不愈,将较近的正常肌组织有带蒂肌肉瓣充填法、松质骨充填法等。 (5)截肢术:适用于一肢多处骨髓炎,合并多数窦道,久治不愈或因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局部皮肤发生恶变者。 (6)大块病骨切除术:一般适用慢性血源性骨髓炎,病骨已明显硬化,或局部疤痕多,久治不愈,某些不负重也无重要功能的慢性骨炎患者。 (7)病灶内留置药物链法:将抗生素预制成小球,用细不绣钢丝连起来,手术置于病灶内,每日将抗菌药物球拉入腔内一颗,不断释放治疗法。 (8)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方法。目的是改善病灶局部的血液循环。

二、中医治疗骨髓炎: 采用扶正祛邪、内外同治的治疗原则。 1、辨证选方: 1)血虚寒凝: 治法:温经散寒、养血通络。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10g,细辛3g,桂枝10g,桑寄生15g,牛膝g,茯苓12g,防已10g,当归12g,川芎12g,白术12g,生甘草6g。体虚者加党参12g,杜仲12g;病在上肢加羌洽9g,姜黄10g。 2)气血两虚: 治法:补益气血。方药:十全大补汤或人参养荣汤加减。党参15g,白术12g,茯苓12g,当归12g,白芍15g,熟地9g,黄芪15g,肉桂1g(冲服),炙甘草6g。 3)肝肾不足: 治法:阴虚者,养阴清热;阳虚者,温阳散寒。方药:阴虚者:秦艽鳖甲汤加减。地骨皮、柴胡各30g,秦艽、知母各15g,鳖甲30g,当归15g,玄参9g。阳虚者:阳和汤加减。熟地30g,白芥子6g,炮姜3g,麻黄3g,甘草3g,肉桂3g,鹿角胶9g(烊化冲服),补骨脂10g,白术10g,茯苓12g。 4)热毒蕴结: 治法:清热解毒、托里透脓。方药:五味消毒饮合托里透脓散加减。金银花15g,连翘15g,野菊花15g,地丁15g,党参12g,白术12g,生黄芪12g,当归15g,山甲10g,角刺15g。热盛者加黄连9g,黄芩9g,栀子9g,去党参、白术、黄芪。 2、专方验方:

(一)独角莲膏药组成及制法:鲜独角莲2份,樟丹1份,香油2份。先将独角莲切成片,将香油熬开后下独角莲炸其成黄褐色,后取出弃之。炼药油至滴水成珠后,加入樟丹、搅拌、成黑色后、倒入冷水中拔火毒即成膏药。用竹签将药肉摊在纸上或布上备用。用法:加热局部外贴。适应症:急、慢性骨髓炎(选自《千家妙方》下册)。

(二)黄升丹组成及制法:水银30g,白矾24g,火硝21g,将上述三药用升华方法制成,色黄者为黄升丹,色红者为红升丹。药用久存者为佳。用法:以75%酒精浸泡过的细棉绳沾药适量后,插入窦道到底端。初次用药量可稍多,后逐次减少,毒尽腐脱停用。对汞过敏者禁用。适应证:慢性骨髓炎窦道形成、腐肉未脱之时。(选自《千家妙方》下册)。 3、其他疗法外治法:皮肤窦道有大量脓液者,可用中药外洗(黄柏30g,苍术20g,公英30g,地丁30%,苦参30g);窦道久不愈合者,用八二丹或九一丹药捻提脓祛腐,外用太乙膏或拔毒膏;触及有死骨松动者,用镊子夹出;疮口大小时可采用扩创,以利于死骨外出;脓液腐肉已尽,新肉将生之时用生肌散、或生肌玉红膏。 中药介绍: 1、万灵丹(《医宗金鉴》):用量及用法:每服1粒,葱头、豆鼓煎汤或温酒送下。适应证:附骨疽风寒湿邪为患。 2、抗炎灵片:每次4片、每日3次,适应证:临床症状已消的附骨疽、巩固治疗。 3、六味地黄丸:每服8丸,每日3次。适应证:肝肾不足。

(责任编辑:严晓虹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