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正常也会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如何诊断?
骨密度全称骨骼矿物质密度,是骨骼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骨密度能够反映骨质疏松程度,是预测骨折危险性的重要依据。虽然骨密度可以预测骨质疏松,但有些时候,骨密度正常也会出现骨质疏松的情况,这是为什么呢?骨质疏松又该如何诊断?
骨密度正常也会出现骨质疏松
有些时候,骨密度正常也会出现骨质疏松,这是为什么呢?这其实是因为大多数人到中年以后,椎间盘纤维开始退化,逐渐变薄;而椎体骨质也发生退行性变化,出现骨质疏松,椎体便会受到压缩而变短。这两个因素使整个脊椎的长度变短,人也就相应变矮了。有些老年人,椎体受到楔型压缩而变形,便不只会变矮,还会出现驼背。
同样的道理,其他部位的骨骼出现骨质疏松后,也会有被压缩的情况。而在这些受压缩的部位所测量的骨密度,经常都不会下降,反而比正常值还略高。故应多测量几个部位,才能准确评价是否有骨质疏松及其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有部分老年人骨质疏松严重,甚至出现压缩性骨折。但由于有些人原来有腰腿痛或者行动不便,并没能及时发现,使骨折及变性越来越严重,给治疗增加了难度。
建议老年人定期去作骨骼系统的检查,测量骨密度,医生可以对骨折的危险性作出评估。
骨质疏松该如何诊断?
对于骨质疏松的诊断,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双能X线设备(DXA)测量的腰椎Ll-4,股骨颈和全髋骨密度(这个甚至可以预测您骨折的风险有多高,不是街头用个探头量一下的那种,不标准,误差很大),参照白种人年轻女性峰值骨量减少2.5标准差(-2.5SD),作为诊断骨质疏松的标准。
其他方法: 单光子(SPA)、单能X线(SXA)、定量计算机断层照相术(QCT)、 超声检测,这些方法都是参考和不确定标准。
哪些人需要做骨密度测定?
1 、年龄:女65岁以上,男70岁以上
2 、女65、男70岁以下有一或多个危险因素:有脆性骨折史或(和)家族史的成年人、成年后性激素水平低下、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药物史、X线摄片已有骨质疏松改变、接受骨质疏松治疗进行疗效监测。
(责任编辑:林宗可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脚轻微骨折打石膏十多天脚面有小红痘咋
2024-10-24脚腕多次扭伤怎样能快速恢复?
2024-10-24想补钙补肾,骨化莼和十六味地黄丸可行
2024-10-24左手腕莫名疼痛且肿,活动加重,怎么办
2024-10-24类风湿关节炎长期不疼是否意味着康复?
2024-10-24一年多前脚踝扭伤现仍疼痛,如何处理?
2024-10-24常见的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有哪些
2024-10-24足跟痛服药两盒效果不佳,如何有效治疗
2024-10-24
热门文章
出现骨转移癌要治吗?医生:综合治疗可延长生存期
2024-10-25这5个颈椎病信号要警惕,怎样预防颈椎病?
2024-10-14关节炎或会增加慢性疾病发病风险 医生支招如何预防关节炎
2024-10-14扁平足有危害吗?扁平足的表现症状
2024-10-11哪些原因导致O型腿?O型腿的危害
2024-10-11怎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日常护理需做好这些点
2024-10-11小儿佝偻病的表现症状和日常护理
2024-10-10佝偻病如何治疗?佝偻病的病因
202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