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骨科频道 > 骨科疾病 > 扁平足 > 正文

扁平足的几种治疗方法 扁平足手术有哪些?

2017-01-07 00:45:06      家庭医生在线

扁平足是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足弓的消失,除此之外,绝大多数患者无明显不适。少数患者在站立或行走后出现足部疲劳很疼痛。但是其症状并不明显,也不会影响日常生活,所以很多人忽视了扁平足的治疗。下面介绍扁平足的治疗方法。

扁平足的几种治疗方法

1、适当进行足部肌肉的锻炼,平时在家可以多做用足底外缘练习行走及跖屈练功,卧位时进行足趾勾床栏杆练习;双足尖向内且足跟分开。每天晚上坚持用温水泡脚,可以在盆子里放一些小的鹅软石,在泡脚的时候用脚趾抓取。

2、如果是由于舟骨畸形引起的扁平足,需将肥大的舟骨结节、副舟骨或骨骺切除,把胫骨后肌腱游离短缩,和小片舟骨向外向下移至舟骨的跖面一起固定在舟骨跖侧面上。如果是由于跟骨骨桥引起的扁平足,则需切断骨桥。

3、用足垫进行纠正是较常使用的非手术疗法,可以缓解疼痛,还可以支撑足弓,使脱位的关节得到位置改善。此外,穿硬底的鞋可以达到对足底的有力支撑,摇椅底的鞋可以减少行走时足踝部应力。对于踝关节有病变者,可穿行走靴来减轻症状,但是足垫等矫形器并不能完全纠正距骨的异常位置,完全恢复正常足弓。

目前治疗扁平足的手术

1、关节融合术

尽管用跟骨内侧移位截骨术加上外侧柱延长术、选择性软组织重建术治疗扁平足畸形的短期效果很好,但长期效果还是不够令人满意。关节融合术仍是治疗扁平足畸形的主要术式,尤其是肥胖患者效果比较好。手术后27个月时,X光片显示扁平足畸形矫正的效果很好,疼痛等症状也消失了。

2、外侧柱延长术

外侧柱延长术也是一种跟骨截骨术,手术时将部分跟骨表面的关节软骨截掉,然后再在髂骨上取10~15毫米的骨头并将其固定在外侧柱而使得外侧柱延长。外侧柱延长术可以改善脚前部和脚后跟向外撇的畸形改变,同时可以恢复内侧足弓的高度,保护脚底韧带在负重时免受损伤。

3、趾长屈肌腱转移术

常用来转移的是趾长屈肌腱,手术时将趾长屈肌腱在合适的地方剪断,然后将一端缝在另外一条名为拇长屈肌腱的肌腱上,再在舟骨结节上钻一个垂直的小孔,另一端就从足底穿过这个小孔并缝到趾长屈肌腱自身上或缝到舟骨结节四周的软组织上。这种手术虽然不能改变足底扁平的畸形,但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并增强足部内翻的肌力。

4、跟骨内侧移位截骨术

跟骨内侧移位截骨术是将外翻的脚后跟在跟骨后部截骨并移至小腿负重轴下面融合固定。手术时在脚后跟的外下方、跟骨结节的外侧,以垂直于脚底面四十五度的方向将跟骨结节部截下,然后用两枚螺纹钉将截下的跟骨结节,在垂直于截骨平面稍偏向外侧的方向固定到跟骨上。这种手术可以矫正脚后跟向外撇的畸形,从而减轻了因脚后跟外撇而给跟腱造成的压力,可明显减轻临床症状。

(责任编辑:林宗可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