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治疗干燥性鼻炎的方法
西医如何治疗干燥性鼻炎
1、病因治疗:祛除病因,改善环境,调整生活饮食习惯,改善营养,保持大便通畅,积极治疗慢性疾病。
2、维生素 。口服维生素A,维生素AD,维生素C;或者服用复合维生素B。
3、滴鼻:主要是使用滋润剂滴鼻,常用复方薄荷油,或用鱼肝油滴剂之类滴鼻,也可用维生素E胶丸之类刺破后滴鼻,每日3-5次。
3、其他对症处理:鼻腔干燥结痂,可用四环素、金霉素之类的软膏或眼膏挤入鼻腔前部,以滋润鼻腔并起到消炎作用;如果鼻出血,按鼻出血处理,进行必要的止血。
中医如何治疗干燥性鼻炎
中医对本病以辨证论治为主,配合局部治疗(外治)。
1、外治:
(1)滴鼻法:可用植物油(如炒菜用的菜油,特别是茶油、麻油更好)滴入或涂入鼻孔内;或用生地黄、生大黄、牡丹皮、赤芍、麦冬各等分,加适量生麻油过药面,浸泡一夜,文火煎至赤芍焦黄为度,去渣,待凉后以油滴鼻,日3次。
油剂之类的东西还很多,比如:鱼肝油、维生素AD胶丸、维生素E胶丸,等。刺破后滴鼻,均可。
(2)吹药法:鼻中隔有糜烂者,可吹青白散、珠黄散之类,每日1~2次。
(3)药膏法:鼻中隔有糜烂者,或鼻前庭(鼻翼内,长有鼻毛的部位)干燥者局部涂黄连膏之类,以及四环、金霉素、红霉素之类的眼膏或软膏,均可。
2、辨证论治
(1)肺胃郁热证:多见于青壮年患者。鼻为肺之窍,阳明之经也。青壮年阳气多旺,而烟酒过度,饮食不节,或外感燥邪,致肺胃郁热,耗伤津液,鼻失濡养。证见鼻内干燥灼热刺痒感,易鼻衄,口微干,小便黄,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脉滑或弦缓有力。检查见鼻腔黏膜干燥暗红,多有鼻中隔黏膜糜烂结痂。治宜清泄肺胃,可用玉女煎或自拟加味升麻葛根汤加减,以清泄肺胃,活血凉血,热祛津复则鼻窍自利。常用药物,葛根15g,赤芍药12g,黄芩、桑白皮、地骨皮各10g,生地黄、麦门各15g 木通、升麻、甘草各6g,路路通10g。
(2)脾虚肺燥证:以小儿多见。小儿以脾胃为本,脾胃健,清阳升,肺金得脾土之助,则津液敷布有常,鼻窍自利。若调养不当,饮食不节,脾胃受损,土不生金,则清阳乏源,鼻窍失养,或复感燥邪,致成此证。常表现为鼻窍干痒不适、异物感,并见肢软乏力,面色不华,纳差,舌质淡,脉细缓。检查见鼻腔黏膜少津,下鼻甲前端或有少许干痂。治宜培土生金,升清润燥,用补中益气汤。常用药物,黄芪10g,太子参4g,白术6g,当归3g,陈皮4g,炙甘草4g,升麻4g,葛根10g,玄参6g,麦门冬8g,五味子3g。加减:纳差加神曲、麦芽之类,便结加枳壳;舌根苔微黄加黄柏。
(3)阴虚肺燥证:多由阴虚肺燥,虚火灼津,鼻失润养或复感燥邪所致。常表现为鼻窍干燥,异物、刺痒感,易鼻衄,口咽干燥,时欲少饮,或有五心烦热,乏力,舌质偏红少津,脉细数。检查见鼻黏膜干红少津,鼻中隔黏膜或有糜烂结痂。治宜滋阴润肺,清热生津。可用养阴清肺汤、清燥救肺汤或合百合固金汤之类加减。常用药物,生地黄、麦门冬、玄参各15g,白芍药、牡丹皮各12g,薄荷、甘草各6g。加减:大便结,加火麻仁;药后胃失和降,加陈皮、山楂。
(4)肝胆郁热证:肝经循咽经颃颡抵畜门,畜门者,鼻孔是也。故肝经循于鼻。若肝胆郁热,木火刑金,肺阴灼损,鼻窍失养,则致鼻燥。证见鼻腔干燥灼热感,易鼻衄,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舌质偏红,苔黄,脉弦。检查见鼻黏膜干红少津,鼻中隔或有糜烂结痂。治宜清肝降火,养阴宁肺,龙胆泻肝汤加减,酌加养阴生津之品。常用药物,龙胆草6g,当归、栀子、黄芩、泽泻、车前子各10g、沙参、麦门冬、生地黄各15g,柴胡、甘草、木通各6g。加减:大便干结,加火麻仁或生大黄(泡服)。
(责任编辑:家医编辑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4 岁小孩感冒应如何应对
2024-10-21婴儿嘴角长白色小硬粒、舌红、低热是何
2024-10-21儿童感冒适合服用哪些中成药?
2024-10-21肺炎导致发烧和腹泻该如何应对
2024-10-21体温 37.9 度算发热吗
2024-10-21感冒一定会引发肺炎吗?
2024-10-21孩子咳嗽痰多且流鼻涕应如何处理
2024-10-21宝宝长期流鼻涕是怎么回事?
2024-10-21
热门文章
肺上多发结节会消失吗?会一直存在吗?
2024-10-24小孩子咳嗽怎么办?这些止咳小妙招值得收藏!
2024-10-22缓解咳嗽的水果有哪些
2024-10-22咳嗽能吃黄桃罐头吗?
2024-10-21电子烟有危害吗?一文解读电子烟的真相
2024-10-21高原反应后服用的药,你选对了吗?
2024-10-18新冠感染发烧多少度
2024-10-16流感高发季,你知道该用哪些药吗?
2024-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