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日报 | 中山三院援助同济医院医疗队的72小时防疫战
24小时,临危受命,飞抵武汉
今年的春节注定不平凡。尤其是对医务人员,新冠疫情一步步染红了全国地图,步步高升的感染数字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医务人员冲在前线,肩负起治病救人的使命。
元宵夜,一个开头为010的电话号码震响了中山三院院长戎利民的工作手机。中央需要三院火速组建医疗队再次驰援武汉。自除夕夜开始,中山三院已经分别派出两支医疗队奔赴前线。目前广州天河院区、岭南院区,梅州粤东院区都已经成为定点收治医院。三线作战,后方已吃紧,前方又来急令。
“把‘家底’都掏出来也要上!”戎利民院长斩钉截铁。工作群下令召集志愿者,此时设备科、药剂科、物资供应科等部门开始筹措物资。
不到两小时,仅需130人的医疗队报名达到了700人,院领导们精挑细选,2月9日凌晨一点,三院第二批援助武汉的130人名单最终确定。
要让这批队员没有任何后顾之忧上阵,戎利民院长这样要求。各条战线火速响应、连夜筹备。凌晨,每一个队员都接到了出征仪式安排的电话通知。后勤保障方面,从医疗设备到队员的内衣裤、橡皮筋,凡能够想到的、可能用得到的,后勤保障部门事无巨细,现有的马上拿出来,没有的就想办法火速采购,不能让前线战士缺枪少弹!十几个小时之内,三大卡车物资悉数送抵白云机场。
出征仪式上,校长罗俊十分动情地说,整个中大都会为医疗队员感到骄傲!丘国新书记郑重宣布成立临时党支部。院长戎利民握紧手中的院旗,郑重交到医疗队队长、院长助理杨扬手中:“医疗队就交给你了,一个不落地带回来!”
下午,陈春声书记亲自赶往机场为医疗队壮行,再三叮嘱大家注意防护,平安返回。
48小时,交接、培训、整理
2月9日下午六点半,飞机降落武汉。医疗队抵达酒店简单吃个盒饭后,便开始搬运3大卡车的物资,直至10日凌晨三点钟。所有人都很疲惫,但是没有人埋怨。
武汉的夜比广州冷。除了在机场遇到各省市医疗队外,机场到酒店的近两个小时车程中,一路空无一人。偶尔有医疗队员上下班的公交车,路面一片空空荡荡。
街边所有的灯依旧亮着,有队员认出了路边的黄鹤楼,所有大厦的灯光闪动着红色的“万众一心”标语,正月十六的月亮格外明亮,这个城市沉浸在一片光明的黑暗中。
鱼贯下车,医疗队由太多的事情要做。队长杨扬的手机从未停过,各级领导的消息,队内各个负责人拿捏不定的事务,他希望自己有三头六臂。搬完物资,杨扬嘱咐所有人赶紧先休息。
短暂修整三个小时。杨扬召集各线负责人火速赶往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准备工作交接。大家的任务是一天之内全面接管一整个重症病区,切实完成国家新冠患者应收尽收的命令。实打实的战时状态,队员们全部行动起来,交接工作、清点物资、防护培训……
酒店堆积成山的物资一个上午还没有整理完。吃过午饭队员立刻先到医院接受培训、熟悉工作,当地政府和同济医院的同事们全力配合,杨扬队长及陈妙霞、卞华伟、张献玲、毕筱刚、孙珂等主任、护长出色组织,一个下午的培训过后,队员们在当地医院的人员协助下,已经基本能够开展工作了。大家稍微松了口气。
天色再次暗下来,屋外还下起了小雨,刮着风,堆在楼下的晚饭早就凉了。院感要求不可聚集,于是130人在楼下昏暗的灯光里,吹着冷风站着吃了第二顿凉凉的晚餐。没有人说什么,比起肩上的任务来,这些都不值一提,大家心照不宣,偶尔聊聊还会心一笑。
明令再次下达医疗队:今晚开始开区收病人,应收尽收!医疗队马上备战,一部分人先返回拿设备物资,一部分人开始筹措方案。大战就要打响了。
晚23点40分,第一批上班的31名医疗队成员除个别医生在外办公,其余均已全副武装,等待第一批患者的到来。
患者情况不明,前两班的队员一起上阵,做好了攻坚的准备。气氛有些紧张。尽管中山三院已在来鄂之前已经举行了二十多场培训,但是演习跟实战还是有很大不同。而且队员们凌晨三点才休息,上午搬运领取物资,下午培训到七点,已经比较疲劳。
疫情就是命令,这句话在此时此刻像铁一样钢硬。
队长杨扬比所有人更累,因为无论医疗、护理还是后勤,医疗队从头到尾都要他来考虑。他也比所有人更紧张,因为他深知队员们的疲惫和对环境的陌生,要保障每一个人的安全,才能带领好整个队伍高效工作。
处理完必需事务后,他便守在了更衣室,带着此次亲自上阵的护理部主任、临时党支部书记陈妙霞逐个检查队员们的防护,不放过每一个防护死角。确定防护稳妥后,他们在队员们的防护服上逐个写下了每个人的名字,还有鼓励的话语,反复叮嘱防护第一,一切按照培训流程一步步来。疲惫和紧张,他不能表现出来,他是整支医疗队的灵魂,他拍着每一位队员的肩膀给予鼓励,他的存在为整支医疗队注入信心和力量,“有他在我们就安心”。
感染科的郑子梅和急诊科的汪竹红两位护士长经验丰富,在自己做好防护后,也给每一个队员再次检查防护,和大家相互鼓励。
进入隔离病房前,所有人留影,再一次为英雄们鼓劲。这是真正的战前动员。除了加油,一切尽在不言中。
23点50分,接下来等待患者到来的十分钟显得特别漫长。没有人知道接下来的十分钟是什么情况。医疗组组长毕筱刚回忆:当时只想患者尽快到来,然后大家齐心协力尽快把病区收满。
23:54分,队长的手机响起,患者已在电梯。铃声变成了冲锋号。所有人按照前几个小时讨论好的方案,有条不紊到达各自的岗位。同济医院的办公护士抓紧每分每秒为护理队员讲解系统的操作与使用。安排去接患者的护士吴丽到达患者入口。
开门。很幸运,来的是一个年轻的患者,不是预想的一大批患者一起上来。护士带着他按照刚刚商议好的流程,进入到了病房,安顿好,做相关的信息和生命体征采集。袁晓峰医生和郑海清医生询问病史做检查,同时用手机记录问诊现场传送给外面的医生。操作熟练,一切就像在三院,运行流畅。感谢之前的有素训练!这才是国家医疗队该有的专业素养!
三分钟后,第二位患者,十分钟后第三位患者,很快50张病床收满……几个患者下来,队员们对于一切就已经轻车熟路了,一切开始按部就班。紧张,但有序。
没有硝烟的战场,一切都宁静安然,但是所有队员都知道,危险弥漫在自己周围的每一寸空气中,它会在你任何一个疏忽时悄无声息地给与你致命一击。敌人,就是自己的疏忽大意和不守规矩,所以,每做一个动作,都要考虑它是否可能会把自己暴露,甚至每走一步路都要想想那个地方是否能踩下去。
院感和救治患者谁放在第一?两个同等重要。护士们多年的培养心中早已有一种执念:患者安全第一,但是在传染病房不是。因为一旦感染自己,极有可能会威胁整个医疗队和患者,所有的救治就无从谈起,患者面临的风险会更加巨大。压力,不仅仅是来源于工作本身,更是自己的心理。
72小时,平稳运行
2月12日晚, 50张病床已经收满,绝大部分为重症,两例病危,没有死亡或严重恶化病例。医疗护理各项工作正常运行。
杨扬、毕筱刚、陈妙霞等人密切配合,不到48小时,各班次各岗位职责已经明确,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已经制定。患者在医疗队的积极救治下状态已经开始逐步改观。
队长杨扬说,如何提高治愈率是接下来整个医疗队的工作重心。目前医疗护理均已制定相应计划,提高治愈率,加快病床周转,降低死亡率,降低院内感染都是我们的重要目标。预计很快会见到成效。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责任编辑:罗敏效 通讯员:周晋安 甄晓洲 叶张翔)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反复发烧头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024-10-20利巴韦林注射液对胎儿的影响程度如何?
2024-10-20怀孕 40 天感冒发烧该如何处理
2024-10-20怀孕 6 个多月用了炎琥宁该如何处理
2024-10-20贵南县治疗肺炎哪家医院比较好?
2024-10-20咳嗽一直不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2024-10-20治疗风疹选择哪家医院好
2024-10-20端州治疗哮喘哪家医院更专业?
2024-10-20
热门文章
小孩子咳嗽怎么办?这些止咳小妙招值得收藏!
2024-10-22缓解咳嗽的水果有哪些
2024-10-22咳嗽能吃黄桃罐头吗?
2024-10-21电子烟有危害吗?一文解读电子烟的真相
2024-10-21高原反应后服用的药,你选对了吗?
2024-10-18新冠感染发烧多少度
2024-10-16流感高发季,你知道该用哪些药吗?
2024-10-16流感传播的主要途径详解
2024-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