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一院战疫日记 | 硬核护理打通重症患者生命通道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日前在社交媒体上说,在阻止疫情扩散战斗中,卫生工作者承受了最大压力,护士们的行为令人感动,各国应该更加关注和支持护士们的工作。
钟南山院士也曾说,一个护士好不好,最重要的是那颗心,很多病人在走的时候都舍不得护士,是护士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给了他们治疗和安慰。
在中山一院支援武汉150名医疗队员中,护理人员有111名,占总人数的74%,年龄最大的58岁,最小的仅23岁。而在中山一院大后方,坚守岗位的护理人心系前线,发挥专业特长,贡献智慧力量,携手抗“疫”。
这是一支铁骨柔情、身怀绝技、能打硬仗的“护理军团”,他们在患者无助绝望时带来心灵抚慰,在危重症患者救治的关键时刻祭出护理“硬核”招数屡闯难关。
“救回来了!”
2月13日下午1时,中山一院支援武汉医疗队朱庆棠教授、成守珍主任、罗益锋副主任医师、李智英护士长等专家组成的医护团队正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进行联合查房。一名新冠危重症患者突然发生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直线下降,危在旦夕!
“马上抢救!”中山一院驰援武汉医疗队党总支书记、护理部主任成守珍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立即和其他专家组织插管抢救。
团队成功为患者气管插管和胃管插管
然而,对新冠肺炎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是最危险的操作,操作中患者随时可能喷射出大量含有病毒的气溶胶,医务人员一不留神就会被感染。
但没有一个人退缩,大家纷纷争着把最危险留给自己。“你们都别争了,还是我来做吧!”成守珍坚定地说。
在护士卫政登、唐宇君等人协助下,气管插管、深静脉管穿刺一气呵成,还给病人放置了胃管,患者生命通道最终被打通。
“救回来了!”看着患者血氧饱和度快速回升,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大家松了口气。
奶奶投来感激目光
72岁的王奶奶是一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由于营养和自身条件差,四肢皮下组织松弛,外周静脉穿刺十分困难。
“输不上液,治疗和营养就跟不上,王奶奶的情况会越来越糟糕。”中山一院支援武汉医疗队员郑莹护士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医护团队反复商量,最终决定为王奶奶实施静脉中等长度导管留置术。
开展静脉中等长度导管留置手术
这是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此前武汉协和西院没有开展的先例。该技术通过在病人的手臂上放置一根留置性的静脉中等长度导管建立起输液治疗的通道,同时也避免了反复穿刺血管的痛苦。
但是王奶奶一开始很抵触,“因为她的手臂实在太疼了。”负责置管的龙英华护士长说。觉察到王奶奶的情绪变化,她和姚典业护士对王奶奶耐心安抚,仔细讲解置管的好处,终于让她放下心中疑虑。
龙英华和姚典业在超声引导下快速确认了静脉导管到达血管的位置,精准锁定导管,王奶奶顺利输上了液,她那原本痛苦的脸终于舒展开来,对护士们投来了赞许和感激的目光。
此时,两位护士的衣服却已经完全湿透了。
龙英华与姚典业的衣服都湿透了
为重患建立生命通道
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的隔离病房里,另一位高龄重型新冠肺炎男性患者正靠一根插入肺部的气管连接呼吸机维持着生命,医生已下达了病危通知书。
“他的血管情况非常差,药物如果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注入很容易造成外渗致组织坏死,不但达不到治疗效果,还会增加患者痛苦。”中山一院支援武汉医疗队员杨云英护士长说,医护团队综合评估后,决定为患者行PICC置管。
PICC置管即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是利用导管从外周手臂的静脉进行穿刺,导管直接到达位于心脏上方的上腔静脉,避免化疗药物与手臂静脉的直接接触。
2月25日下午,杨云英在团队配合下,通过B超引导成功将一根长达30多厘米的导管置入患者血管内,整个过程30分钟不到就顺利完成了。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责任编辑:何诗雅 通讯员:彭福祥、梁嘉韵)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反复发烧头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024-10-20利巴韦林注射液对胎儿的影响程度如何?
2024-10-20怀孕 40 天感冒发烧该如何处理
2024-10-20怀孕 6 个多月用了炎琥宁该如何处理
2024-10-20贵南县治疗肺炎哪家医院比较好?
2024-10-20咳嗽一直不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2024-10-20治疗风疹选择哪家医院好
2024-10-20端州治疗哮喘哪家医院更专业?
2024-10-20
热门文章
小孩子咳嗽怎么办?这些止咳小妙招值得收藏!
2024-10-22缓解咳嗽的水果有哪些
2024-10-22咳嗽能吃黄桃罐头吗?
2024-10-21电子烟有危害吗?一文解读电子烟的真相
2024-10-21高原反应后服用的药,你选对了吗?
2024-10-18新冠感染发烧多少度
2024-10-16流感高发季,你知道该用哪些药吗?
2024-10-16流感传播的主要途径详解
2024-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