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呼吸频道 > 呼吸科疾病 > 新冠肺炎 > 正文
肺炎
挂号科室:呼吸内科 同类疾病:支原体肺炎支气管肺炎小儿肺炎新生儿肺炎大叶性肺炎

战斗到最后,中山一院东院最后一批援鄂医疗队已回家!

2020-04-10 18:46:54      家庭医生在线

4月7日下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驰援武汉医疗总队132名队员圆满完成任务平安归来,至此,中山一院150名援鄂医疗队员已悉数回到广东,中山一院东院7名队员随队返回。这次返回广东的中山一院医疗总队132 名队员,从2月7日出征到返回,整整61天,救治患者(包括治疗和护理)246人,其中重症危重症患者比例超过90%!医疗队领队朱庆棠教授说:“打过最难打的仗,啃过最硬的骨头,今天终于都平安回家了,一个都不少!”


(东院医疗队队员机场合照)

    仍记得2月7日,东院医疗队队员们到达战场后雷厉风行,削发碎镯,迅速投入到战疫一线中;仍记得前线报道,他们每天高强度工作10小时汗如雨下,他们1个人照顾17个危重症病人仍咬牙坚持,他们手上脸上布满湿疹疼痛无比却不吭声,他们面对面屏和护目镜起雾仍能做到一针见血受到患者点赞,他们代表着砥砺逆行、勇担责任的东院人真实写照,诠释着敢冲敢拼、勇往直前的东院精神,更将黄埔齐心抗疫、优质医疗带入疫区,如今,春暖花开之时,他们已经如约安全回家啦!

(医疗队员们面向镜头,摘下口罩)

医者管家:平凡中诠释担当,应急中彰显价值

作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驰援武汉第三批医疗队员,驰援武汉第二临时党支部书记,东院陈振光副院长在医院党委发出号召的时候仅用了几分钟即写下赴武汉抗疫的“请战书”:“虽然不是军人,但我们也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并向医院党委表达:“如果有需要,愿在任何位置竭尽全力!”。

到达武汉后,作为医疗质控、感染防控及后勤保障专家进驻病区,在医疗质控工作中,他经常进入病房认真与患者交流做“话疗”安慰,安慰老年患者树立信心,安慰失去家人的患者,安慰被病痛折磨的患者,他的一句“加油!最好的医生在您身边”让患者舒缓紧张情绪。同时,他认真指导病房开展新冠肺炎合并胸部疾病患者的胸部引流、食管瘘愈合、食管癌术后康复等,将自身过硬的胸腔重症急救技术运用到救治工作中。在感控工作中,重点组织开展住宿酒店、运输车辆等消毒与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医疗队员得到有效防护;在后勤保障中,统筹开展包括医用物资和生活用品的协调、供应与保障,仅用36小时完成协调解决医护人员到医院运输车辆公交化难题,保障医疗工作迅速步入正轨,并及时跟进优化,成为后勤管家,被称为前线的“哆啦A梦”。

同时,他作为宣传达人,紧抓宣传亮点,多渠道联系媒体资源,以最短时间,最优方式向各界呈现医疗队员的先进事迹、感人故事及技术突破等文章400余篇,视频报道100多段,做好队员宣传的“大合唱”,将中山医人勇当先锋,敢打头阵,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的精、气、神、爱向群众传递。


(陈振光请战书)


(陈振光在病房查看患者的胸腔引流管)

大胖医生:紧急中勇担使命,党旗下严格要求

医疗队陈凯医生是在肿瘤科工作,在抗击疫情关键时期,主动提出赶赴前线驰援。面对亲朋好友的疑问:“武汉疫情这么严重,你为什么还要去前线?而且你是一个肿瘤科的医生,这个跟你有什么关系?”他认真地说:“我很荣幸加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武汉援助队,没错,我是一名肿瘤科医生,但前提是我首先是一名医生,救死扶伤是我的职责也是我的使命!”面对病情,他下定了“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决心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面对患者,他说出了“你们都是我的亲人,我们会尽力而为!”温馨细语,让患者倍感舒心;面对50多名新冠病人,他穿上厚厚的防护服,给患者送饭查房,虽然劳累疲劳饥渴,但一直自我调节并保持最好状态去帮助患者战胜病魔。

有人问他,最大的心愿是什么?他想说:“待到春暖花开时,风和日丽,亲朋好友摘下面罩,相互拥抱。”3月14日,在中山一院驰援武汉医疗总队举行24名队员火线入党宣誓仪式及党课教育活动中,他面向党旗庄严宣誓,成为一名预备党员。


(陈凯如约而归,在机场留影)

   巾帼英雄:病房中体现技术,重症中发挥水平

在队伍中,东院护理小姐姐们纷纷深入到重症病区,每天坚持做好重症病人护理,包括护理皮肤、协助患者翻身拍背,喂水、喂饭,大小便,调节呼吸机管道及参数等等,用东院护理的细心、细致、细微赢得病人的肯定。

作为碎镯奋战的急诊科陈少斐护士长,曾在接班后发现病人胸闷、心慌,在协助医生做了心电图后,展开了心理护理,在床边耐心的安抚与陪伴,让患者愁眉不展的脸上绽放了笑容,并跟患者约定“姑娘,谢谢您,等疫情过去后,我一定会去广州玩,去看看这个充满爱的城市”。

作为最年轻的90后重症医学科肖方护士,曾为尽快步入战场,忍泪剪掉多年的长发;曾坚持高强度工作近10小时照顾危重症病人全身湿透;曾凌晨2点一个人照顾17个重症患者,获得病友的点赞:“跟你相处的这些日子里,我们感受到你无微不至的照顾,你待我们如亲人般温暖,谢谢你的父母把你教育得如此善良懂事,谢谢你的单位把你培养得如此优秀,谢谢你舍小家为大家!”作

为冲锋在前的感染科许晓珊护士,工作几天后发现双手起了红色皮疹,又痒又痛,又过了几天当到缓冲区脱防护服时,手上皮疹更严重了,真的想休息,但她一想到病人需要,一切不舒服就变得微不足道。作为队伍中小可爱的CCU孙爱群护士,面对病床需要更换留置针的老爷爷,她戴着层层手套,仔细查看爷爷的双手,扎止血带、找血管、消毒、进针等平时一气呵成的操作,变得慎重漫长,一针见血赢得老爷爷开心说:“爱群,你真棒,一针见血还不痛”。

作为年轻妈妈的心血管内科邓荔护士,一个晚上主管的15个老年病人,沟通困难,依然耐心安抚每一位患者,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服药到口,安心入睡,她努力奔跑到病房每一个角落,并得到了后方包括同行长辈、孩子老师及学生等鼓励与支持,给她献上一幅幅亲笔题词,一段段感人视频,她更成为了孩子的班级英雄,给孩子树立了榜样和塑造了楷模。

 

(孙爱群值守在凌晨5点多为自己打CALL)

(邓荔为气管切管患者换药)

(陈少斐和许晓珊喜极而泣)

  

(东院护士小姐姐们平安归来)

    回家之际:拥抱中感激恩情,道别中期待重逢

    “谢谢你们为武汉拼过命!”“武汉人民永远铭记你们的恩情!”去机场前,志愿者、武汉市民自发来到医疗队驻地酒店,依依不舍为医疗队送行,队员们也向他们表达了浓浓的谢意!调皮的东院小姐姐们,还拉着帅气交警哥哥进行自拍,紧绷了60多天的神经也缓和下来!


(肖方与交警哥哥及少先队员合照)

    医疗队在机场候机时,唱起了粤语歌《万水千山总是情》:“聚散也有天注定,不怨天不怨命,但求有山水共作证……”确实,纵膈千山万水,但作为中华儿女,都有一颗浓浓的爱国之心,即将离别武汉这个奋战了60多天的战场,不少队员在歌声中落下了热泪;在登机口,空姐们献上了一首手语版《感恩的心》,深情款款向医疗队员致敬,有的空姐们更忍不住激动心情也落下了不舍的眼泪。
飞机降落到广州白云机场时,东院队员们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奔向了前来迎接的领导和同事,热泪盈眶。
休整征途:休息中不忘总结,运动中恢复体质
走进队员的休整生活,虽然离开了抗战前线,虽然感觉身心放松了,但他们仍无懈怠,坚持每天适时进行总结,总结在前线的点点滴滴,总结前线的技术突破,总结前线的“战疫日记”......同时,他们也每天坚持锻炼身体,踢足球、打陀螺、慢跑步,只为了能够保持好身体情况。陈少斐护士长表示,要把体质增强起来,当前仍处于抗击疫情反弹的关键阶段,争取早日回到岗位中,用自己在前线的经验,尽快回到岗位中,与后方战友们一起打好抗击疫情和复工复产两场硬仗!
(队员们在前线每天认真写《抗疫日记》)
(队员们在踢足球锻炼身体)
  
(陈少斐在认真书写工作总结)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责任编辑:何诗雅 通讯员:何旭鹏 谭建强)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抗疫 新冠疫情 中山一院

广东省中医院又有三位“白衣战士”出征!待你们平安归来,我们热情相拥!

他是呼吸科的医生,他说,我的恩师们冲锋在前,我自然不能落后;详细>>

新冠肺炎可防可控可治 中药和心理治疗双管齐下

记录者: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传统医学门诊医师王春详细>>

选对口罩就能防新型冠状病毒?我们请了省中医专家来解答

这两天,不管是朋友圈还是微博,都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承包了。昨晚10点左右@央视新闻 官方微博发文表示:#境内确诊21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详细>>

武汉中南医院张笑春教授:轻症患者居家隔离是重大污染源

现在随着武汉市采取的一系列的这种措施,你包括从社区里面能够寻找到跟这个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把他们也进行集中隔离。那么您觉得这种措施到位不到……详细>>

返程途中应该如何保护自己?请收好这7点建议

掐指一算,这春节假期就要余额不足了,由于受到疫情影响,今年大家基本都推迟一周上班,但不少公司已经开启远程上班模式,而下周就得到公司报告,……详细>>

  • 黄耀光

  • 肖冠华

  • 白明

  • 黄林洁

专家答疑少精症患者一定会不育吗?

广东省中医院 专家在线解答网友疑惑

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