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肛肠 > 肛肠疾病 > 肠息肉 > 正文

儿童肠息肉如何有效治疗

2015-11-23 22:02:31      家庭医生在线

息肉是指一类从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通称为息肉,一般来说,息肉是由于起源于黏膜的细胞生长聚集形成的。肠息肉是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性较女性多见。人体的整个消化道都可以有息肉生长,其中以结肠和直肠息肉为最多,小肠息肉比较少。那么,儿童肠息肉怎么回事?

儿童型息肉呈球形或卵圆形,大多直径不超过1cm,息肉的表面光滑,均有长蒂,为正常结肠粘膜,当蒂接近息肉时,粘膜上皮转为肉芽组织。因息肉主要发生在10岁以下儿童而命名。发病以5岁左右最常见,男孩多于女孩。直肠和乙状结肠下段发病占绝大多数。单个发病占70%以上。多发者有3~4个,在成长中息肉可有自行脱落的可能。

小儿肠息肉主要在直肠,患者以2~8岁最多。传统观点认为儿童肠息肉常为良性,自行消失的可能性大,不足为虑。但近来的研究表明,这种安全感并不可靠。儿童肠息肉尤其是多发性息肉并非永远良性,随着肠息肉数量的增多,时间的延长,肿瘤性改变的危险性增大。专家们建议,为了保险起见,除8岁以下儿童的单个肠息肉可观察1年外,8岁以上儿童的单发性息肉和8岁以下儿童的多发性息肉应在诊断明确后全部切除。8岁以下儿童的单个肠息肉在一年的观察期间不消失者,亦应切除。因此,凡有不明原因的肠出血的儿童应到医院查明原因,如进行乙状结肠镜、钡灌肠等检查,并及时予以处理,以免后患。

小心使用高热食物 或致儿童肠息肉频发

现在儿童饮食越来越西化,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摄入增多,但粗纤维、碳水化合物以及蔬菜类食物减少,可能导致现在儿童肠息肉发病越来越多见!今天上午,原本一直贫血、腹痛的3岁女孩小欣(化名)在儿童医院接受了无麻醉下肠镜摘除息肉后,脸色逐渐恢复红润,康复出院。据悉,这一无麻醉肠镜下摘除的肠息肉远远超出儿童常见息肉大小。

针对目前临床上儿童肠息肉病例越来越多见的现象,专家推测说,这可能与现在儿童越来越西化的饮食习惯有关。相对而言,现在儿童大多喜爱吃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但不爱吃粗纤维食物。

另外,碳水化合物和蔬菜类食物也吃得越来越少,结果肠息肉、溃疡性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日渐增多。专家提醒,如果儿童出现便血,甚至因出血量大或出血时间长导致消瘦、贫血、体重减轻、营养不良等情况影响生长发育,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儿童肠息肉如何有效治疗

1、纤维结肠镜下电灼切除:肠镜直视下电灼切除息肉已成为当今息肉外科治疗的常用手段,对于有蒂息肉或较小的广基息肉,可在纤维结肠镜下用圈套器从息肉根蒂部电灼切除。但治疗过程中须格外小心,否则可引起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2、手术切除:结肠息肉可于肛镜卜自根蒂部手术摘除,注意息肉根蒂部须干净彻底切除,否则可致术后复发,通常是切除后将息肉根蒂部结扎,任其自行坏死脱落。手术切除是直翻息肉经常采用的治疗手段。

3、套扎医治儿童结肠息肉,对直径1cm左右的息肉,用套扎器将胶圈置于蒂根部,使之逐渐缺血脱落。

(责任编辑:詹远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