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是大肠癌的“定时炸弹”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饮食结构也随之变化,但是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地升高,以平均每年4%的增幅在不断地攀升,现在已经位居恶性肿瘤的第三位,而大肠癌的发生却是与肠息肉息息相关的,因此要预防直肠癌就需要从预防肠息肉开始。
肠息肉指的是肠黏膜的隆起性病变。一般来说,肠息肉是一种良性病变,它可小至芝麻、绿豆,也可大至核桃,数量可从一个至数百个不等。根据息肉的性状,可以分为带蒂息肉、亚蒂息肉、扁平息肉。肠息肉按照其病理性质,可分为新生物性、炎症性等5类。其中新生物性即肿瘤性,主要指大肠腺瘤,是肠息肉中最常见的,占70%~80%,有癌变的可能。
绝大多数大肠息肉没有症状,若息肉持续长大或者恶变,可出现便血、大便表面带血、腹泻、便秘、腹胀、腹痛等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但是,从临床症状难以诊断大肠息肉,确诊大肠息肉主要靠一系列的检查。直肠指诊可以触及中低位直肠的息肉。大肠息肉在钡剂灌肠下,表现为肠道黏膜的局限性充盈缺损。纤维肠镜可以观察整个大肠黏膜,能够发现和确诊息肉。因此,肠镜是诊断大肠息肉的“金标准”。
在内镜下,从形状上可以大致判断息肉的良恶性。一般来说,带蒂、直径小于2厘米、表面光滑、活动度好的息肉常常是良性的。而黏膜下扁平、直径大于2厘米、表面有出血、溃疡,往往提示息肉恶变。息肉恶变的概率与息肉大小有关,美国一项研究显示,直径小于1厘米的息肉恶变率约为1%,大于2厘米的腺瘤46%是恶性的,1~2厘米之间的腺瘤仅10%恶变。
另外,借助色素内镜与放大内镜等技术,根据息肉表面的腺管开口类型,可对病变的类型与性质做出初步判断。当然,将息肉取活检送病理检查,才可以最终判定息肉的性质。
肠息肉大部分是肠黏膜的一个新生物,在未作病理检查之前,一切诊断只是猜测。随着纤维内镜特别是电子内镜的问世,内镜下治疗技术发展很快,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已是很成熟的一种治疗方法。其适应证有:
1、各种大小的有蒂息肉和腺瘤;2、直径小于2厘米的无蒂息肉和腺瘤;3、多发性腺瘤和息肉,分布分散、数目较少。
内镜下肠息肉切除已成为肠息肉治疗的常规方法,除了极少部分直径过大、内镜下形态明显恶变或数目过多者外,一般均可在内镜下将肠息肉完整切除。对比开刀,内镜下进行息肉切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明显优势。
大肠息肉并不可怕。早期发现和切除息肉,能够有效降低肠癌发生率。建议以下人群进行肠镜检查:1、40岁以上;2、本人有癌症史、肠息肉史或一级亲属有大肠癌史;3、慢性腹泻累计持续超过3个月,慢性便秘每年在两个月以上,有黏液或血便史、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等。
(责任编辑:詹远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如何有效治疗痔疮
2024-10-211 期内痔用药后反复便血且肛周有小疙
2024-10-21怀孕后大便出血是怎么回事?
2024-10-21屁眼痒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2024-10-21怀孕时患上痔疮应如何处理
2024-10-21如何判断宝宝是否患上肛裂?
2024-10-21肛门瘙痒患者应怎样进行正确护理?
2024-10-21百草化痔膏治疗痔的效果究竟如何?
2024-10-21
热门文章
怀孕脱肛能生小孩吗?这是需要注意的
2024-10-11痤疮长什么样
2024-10-10长痤疮怎么样治疗
2024-10-09脸上总长痤疮怎么办?一文教你科学应对
2024-10-09痤疮的治疗费用大概是多少钱
2024-10-09脓包型痤疮怎么治疗?专业攻略大揭秘!
2024-10-08告别反复长痘,揭秘长效预防脸部痤疮的秘诀
2024-09-29结节性痤疮怎么治疗?专业攻略大揭秘!
202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