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肛肠 > 肛肠疾病 > 肠息肉 > 正文

大肠息肉有哪几种类型?

2017-05-19 17:52:02      

专家说,突出于粘膜面、呈球形或卵圆形根部有蒂的肿块称为息肉(polyp)。大肠息肉是常见的一类良性肿物,其中有的属于粘膜的增生性改变(如增生性息肉),有的属于腺瘤(如腺瘤性息肉,乳头状息肉)。后一类与大肠恶变的关系密切,有重要意义。

1、腺瘤性息肉(adenomatous polyp)此种息肉从组织学结构实系腺瘤,故又称息肉状腺瘤(polypoid adenoma),较为常见。其中大约有75%发生在直肠及乙状结肠。多为单个,少数为多发。息肉直径一般在2cm以内,大多有蒂,状如草莓,色红,易出血。广基无蒂者体积较大。组织学上可见由增生的肠粘膜腺体组成。上皮细胞一般分化良好,偶见细胞有异型性。但增生的腺上皮细胞并不侵入粘膜肌层。此型发生恶变变者并不多见。

2、乳头状腺瘤(papillary adenoma)亦称绒毛状腺瘤(villous adenoma),少见,常单发,表面呈乳头状或绒毛状。基底部宽,无蒂或有极短的蒂。体积一般比腺瘤样息肉大。乳头状或绒毛状突起的表面由一层或多层柱状上皮被覆,可有不同程度的异型性。此型腺瘤的恶变变率高于腺瘤样息肉。

有些腺瘤中,可见乳头状腺瘤与腺瘤样息肉的结构并存,称之为混合型腺瘤。此型的生物学行为与乳头状腺瘤近似。

3、结胞多发性息肉病(polyposis coli)呈家族性发生,故又称家族性息肉病(familial polyposis),为一种显性遗传病。常好发于青年。肉眼可见在大肠粘膜上有许多散在的约黄豆粒大的小息肉群生。息肉一般无蒂,数目可多达数十或更多。镜下结构与腺瘤样息肉相同。临床症状均为腹痛、腹泻及便血。家族性息肉病易于恶变变,据报导常在出现息肉症状大约15年后发生大肠恶变。

(责任编辑:家医编辑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