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妇产 > 女人 > 女人保健 > 日常保健 > 正文

养成八个好习惯 警惕多事之“秋”

2013-09-22 09:03:43      家庭医生在线

秋风起,昼夜温差的日渐变大,容易引发感冒发热;同时又适逢中秋、国庆节假日,暴饮暴食的增加,更是考验人们的身体素质。因此,我们要注意日常保健养生,防病于未然。

一、 秋季养生特点

秋季,气温开始降低,雨量减少,空气湿度相对降低,气候偏于干燥。秋气应肺,而秋季干燥的气候极 易伤损肺阴,从而产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重者还会咳中带血,所以秋季养生要防燥。

秋季,在燥气中还暗含秋凉。人们经夏季过多的发泄之后,机体各组织系统均处于水分相对贫乏的状态,如果这时再受风着凉,极易引发头痛,鼻塞、胃痛,关节痛等一系列症状,甚至使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老年人和体质较弱者对这种变化适应性和耐受力较差,更应注意防凉。

二、秋季养生八大点

1、 早起早睡

祖国医学主张秋季“早起早睡,与鸡俱兴”。早睡可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可舒达阳气。现代科学研究证实,秋天适当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同时起床时不宜过急,适当懒床几分钟,舒展活动一下全身筋骨,对预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义。脑血管疾病在秋末冬初发病率极高,发病时间多在长时间睡眠的后期,这是因为在睡眠时血液在脑血管的流动速度变慢,血栓容易形成之故。

2、 切勿久坐不起

每当工作一两个小时的时候,便可起来走动走动,适当地伸展四肢、眺望远方可以缓解神经、促进血液循环。又如平日在地铁或者百货商店,可以多走走楼梯,活动一下筋骨。

3、 及时补充水分

秋天气候干燥,皮肤内的水分蒸发快,易使人出现皮肤干裂、皱纹增多、咽喉燥痛、大便秘结等症状,因此预防秋燥是重要的秋季保健原则;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重视补充机体水分,要避免过劳和剧烈运动使津气液耗损。为了防止皮肤干燥可涂擦各种护肤霜。但应注意口唇干裂不可擦甘油,更不可用舌经常舔口唇,否则会使口唇干燥皲裂。

4、 每天几粒板栗

鲜板栗所含的维生素C比公认含维生素C丰富的西红柿还要多,更是苹果的十多倍!栗子所含的矿物质也很全面,有钾、镁、铁、锌、锰等。亮油油的栗子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板栗有健脾胃、益气、补肾、强心的功用,主治反胃、吐血、便血等症,老少咸宜。栗子富含柔软的膳食纤维,血糖指数比米饭低,只要加工烹调中没有加入白糖,糖尿病人也可适量品尝它。

5、 每天一杯养生茶驱疲劳

秋季女性易有浑身酸痛、无力、头晕眼花、手足麻木等机体疲劳的症状。因此,有专家建议,除了按时休息,每天一杯养生茶也可驱除疲劳。每天一杯养生茶“处方”是:12颗太子参、6颗黄芪、10颗枸杞、5个红枣,用开水冲服。

红枣有补血、健脾的作用;枸杞针对白领日日面对电脑工作,起到清肝明目的疗效;太子参较人参便宜,抗疲劳作用相当好。此茶一年四季饮用,健康状况能得到明显改善。爱美的女性,每天饮服杭白菊花茶还有养颜功效。

6、 多吃清淡的蔬食

蔬菜水果可补充人体必要的营养元素。如今的白领应酬繁多,每天山珍海味、觥筹交错,长此以往必定加重内脏负荷。而一些清淡的蔬食可以平衡体内的元素,提高人的免疫功能。此外,还可以补充食用一些保健产品,但要记住这些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

7、 预防气候突变

秋末气候转凉。这个时期是中风和心肌梗死的高峰期,极容易导致患者猝死。此外,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心病的人,对气候的变化也很敏感,很容易导致旧病复发、病情恶化与死亡。因此,患有这类疾病的患者应特别注意提高惕,加强预防,家中应备有急救与治疗药品,以防万一。过去有一句俗话,叫“寒露不算冷,霜降变冷天”。到了霜降,那就气温变化已经接近于冬天了。因此到后半季节,可以说到秋天的最后,那已经是季节接近一种寒冷而不是凉爽了。所以到那个时候,保养会要更加注意一些。

8、 空闲时多按摩身体穴道

像眼睛、耳朵、脚底板这些身体穴位集中处可常按摩。如多做眼保健操可缓解用眼疲劳;用大拇指和食指从上至下拿捏耳朵可起到活血、调节肠胃消化等作用;手掌搓肚皮顺时针转动,再逆时针搓动,可帮助消化;双手相互搓热后搓脸,使脸部发热,可起到活血的效果;肛门缩起,放松,可防止痔疮等疾病。

(责任编辑:tianxu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