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妇产 > 女人 > 女人保健 > 日常保健 > 正文

女性应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2017-02-17 12:05:49      家庭医生在线

许多人认为,人老了变矮一些是正常现象,完全不必担心。其实这之后埋藏了极大的隐患。有新闻报道,一名70多岁的老人在仅仅3年时间内,身高由160厘米急剧缩水为140厘米。专家接诊后发现,老人骨质疏松导致胸和腰部4个椎体压缩性骨折,驼背目测有60度左右,所以身高一下变矮了。身高还是小事,如一味任凭骨质疏松发展,将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寿命。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容易受到骨质疏松的侵袭,那么,女性应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沉默的杀手

骨质疏松是以低骨量及骨组织微结构退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发展进程缓慢,初期人们往往难以察觉,直到发生骨折,通常都可以没有明显症状,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正常骨基质VS骨质疏松

据统计,全世界50岁以上人群中,女性患有骨质疏松者可达约1/3,男性约为1/5。骨质疏松患者的髋部骨折发生率达16%-20%,造成髋部骨折后,在第一年内患者因各种并发症而造成死亡的比例高达20%-25%,存活者中50%以上会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其后果不容忽视。

女性骨质疏松风险更高

作为“杀手”,骨质疏松似乎更“偏爱”袭击女性。美国国家营养与健康调查(NHANES)结果显示,50岁以上的男性和女性的骨质疏松及低骨量患病率显著增加,且随着年龄增加,女性骨质疏松发病风险明显高于男性;同时,骨质疏松所致髋部骨折发生率随增龄而增高,老年骨质疏松骨折发生风险女性显著高于男性。

造成女性易发骨质疏松的罪魁祸首是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女性骨量快速丢失通常始于围绝经期,此时雌激素分泌不断减少,雌激素水平下降改变骨内微环境稳态,令骨吸收速度为骨形成速度的2倍,导致骨量加速丢失。同时使得破骨细胞被活化,引发骨质疏松。绝经后,女性骨量以每年2%~3%的速度丢失,男性骨量丢失速度则为每年0.3%;70岁的女性,丢失的骨量竟可达男性的4倍。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远离骨质疏松呢?美国卫生部提出需要“三剑合璧”:预防跌倒、体力活动和营养。

老年人由于下肢肌肉功能下降,反应性和平衡能力减低,易发生跌倒造成髋部骨折,应采取添加护栏、使用防滑地垫等适当措施进行预防;适度进行重量训练可提高老年人力量、平衡和灵活性,也可增进食欲、改善心情,促进营养吸收。

营养摄入方面,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是“重中之重”。北欧随机大型人群干预研究结果显示,补充钙和维生素D的人群较未补充者骨折累积发生率要低16%;荟萃分析也表明,在正常范围内摄钙量每增加300mg,髋部骨折发生率将降低4%;补充钙和维生素D还可显著提高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生存率8%。对于已骨折的患者,NoNOF研究发现补充钙和维生素D能显著降低骨折患者的跌倒发生率,对新发骨折跌倒的发生率也有显著降低作用。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分会在原发性骨质疏松诊治指南中指出,补充钙和维生素D是骨质疏松的治疗基础,并推荐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每日摄入钙1000mg。但是,目前的膳食营养调查显示我国老年人平均每日从饮食中摄入的钙仅为400mg,钙缺口高达600mg以上,亟需引起大众的重视。

科学补钙,也要“三剑合璧”

补钙时,不仅应注意摄入量,还应当注意钙的吸收、利用和流失状况。维生素D能够帮助钙存积于骨骼中,两者同时补充已成为共识。然而,对于中老年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才是导致骨量快速流失的深层次原因。

女性雌激素水平从30岁即开始下降,到50岁下降75%,雌激素水平下降早期,骨微环境中一些“溶骨性”的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10,白细胞介素IL-6,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将介导骨吸收的发生,骨偶联失去平衡,破骨细胞活性增加,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影响胶原的转换与形成,造成骨矿含量的下降。在晚期,雌激素不足的骨吸收增加将引起血钙水平上升,升高的血钙抑制甲状旁腺素(PTH)的合成,继发性抑制活性维生素D,进而抑制肠钙的重吸收,造成负钙平衡。绝经后女性骨吸收增加90%,而骨形成只增加45%,这种差异直接导致了骨量丢失的加速。

有研究者针对30项已公开发表的研究进行归纳,其中20项研究补充雌激素加钙,11项研究只补充雌激素,发现两组患者腰椎骨、股骨颈和前臂骨密度增加显著不同,钙及雌激素具有协同作用。钙摄入量越高,越能促进雌激素代谢,使活性雌激素和非活性雌激素代谢均增加。不过,直接补充雌激素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长期使用雌激素存在安全隐患,将增加血栓风险,且雌激素治疗是否会增加乳腺癌风险仍存有争议。

钙及雌激素同时补充在增加骨密度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作为一种类雌激素,植物雌激素也可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发挥类似雌激素及调控内源性雌激素的作用,对生殖系统没有影响,是雌激素安全的替代品。其中关于大豆异黄酮的研究最为透彻,大豆异黄酮可发挥类雌激素作用,有效改善围绝经期女性骨密度;其也不增加乳腺癌发病风险,反而能降低乳腺癌发病率,并对卵巢癌也有一定预防作用。

纳入11项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女性摄入大豆异黄酮可显著改善腰椎和脊柱骨密度

采用钙+维生素D+大豆异黄酮“三剑合璧”的补充剂,一方面补充足量的钙和维生素D,增加骨密度;另一方面关注激素水平,预防骨流失,能为骨质疏松高危人群中老年女性进行全面预防。此外,老年人应到正规医院定期进行骨密度测定,筛查骨质疏松,真正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责任编辑:何诗雅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