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诊疗
健康生活
  • 养生
  • 营养
  • 两性
  • 精神心理
  • 中医
  • 育儿
  • 减肥
  • 女人
  • 美容
  • 整形
  • 健康资讯
  • 健康课堂
  • 家医互动
  • 即问即答
  • 问问医生
  • 健康WHY
  • 专家答疑
  • 医生圈
  • 数据中心
  • 疾病库
  • 医生库
  • 医院库
  • 药品库
  • 整形库
  • 器械库
  • 食材食谱
  • 母婴产品
  • 网上医院
  • 资讯 视频 养生 育儿 营养 中医 女人 减肥 整形 两性 妇科 男科 肿瘤 眼科 影像 肝病 骨科 糖尿病 心血管 即问即答 诊所

    您现在的位置: 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丽珠医药健康科普 > 科普文章  > 正文

    专家大话ICD疗法

    2011-04-22 18:02:45 举报/反馈

      专家说法: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主任委员张澍教授

      专家指出,科学使用医疗科技手段(ICD疗法)帮助心脏猝死高危人群远离死亡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主任委员张澍教授指出,心脏猝死可防可治,进一步提高对心律失常的重视,科学规范治疗是根本。目前,植入式心脏除颤器(ICD)对于那些处在高危因素之中的患者,是最有效的预防心脏猝死的治疗手段。张澍教授介绍,ICD和起搏器大小相仿,植入皮下,持续监护患者的心脏,当鉴别出发生了室颤或室速时,ICD自动释放有效的电击治疗,及时挽救患者生命。真可谓小手术,大回报。

     

    ${FDPageBreak}

     

      专家说法:武汉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的黄从新教授

      专家认为,植入后服务水平的提高,增强了患者积极治疗的信心

      来自武汉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的黄从新教授指出,近几年,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ICD植入量的增长,植入后的服务水平也逐步得到发展。医院对患者植入后的随访、程控不仅可以更好的发挥医疗技术的最大的价值,更能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黄从新教授补充道,尽管人们的认知度在不断提高,但目前患者在植入起搏器或ICD植入后还存在一定的误区,通常有两个极端:或是过度小心翼翼,或是以为万事大吉。其实,不光是患者,很多医生也表现出重术前轻术后、重植入轻随访、重技术轻互动。心律失常疾病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诊断、治疗、康复都需要患者、医生乃至家属和全社会的积极参与。提高疾病管理理念不仅让患者直接受益,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也会增强人们对心律失常疾病治疗的信心。因此,黄从新教授表示,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在积极推动植入后服务水平的完善和提高,今年分会已在包括南京在内的多个城市相继开展针对医生的植入后疾病管理培训班。

     

    ${FDPageBreak}

     

      专家说法: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王景峰教授

      专家呼吁,心脏猝死可防可治,应尽快提高医保水平让更多的高危患者受益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王景峰教授表示,患者一旦确诊,可以选择药物、导管介入手术或植入心脏起搏器、体内除颤器(ICD)和心律同步装置(CRT)等方法来达到预防和治疗目的。许多研究表明,适应证患者寻求起搏器和除颤器等科学治疗手段,具有显著的社会和医疗经济意义:可以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工作时间,避免心脏骤停带来的高昂抢救成本直至挽救生命。目前,美国每年仅ICD植入量高达十几万台,我国还存在很大差距。无论认知度,还是医保覆盖程度,都还需不断提高。王景峰教授说,“全社会应多关注心脏猝死,宣传危害,鼓励科学治疗。我们更呼吁,各地提高治疗的医保水平,让更多的高危病人享受到现代医疗科技带给他们的价值。这不仅是对患者负责,更代表着社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