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
很多妈妈在哺乳期时服药可能会对宝宝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所以哺乳期间的妈妈服药一定要格外谨慎。
研究表明,哺乳期妈妈服用的药物,大多可以通过血液循环进入乳汁,也就是说药物会随着乳汁进入到宝宝的身体里。为了宝宝的安全,哺乳妈妈在用药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不乱服药物。虽然有些药物对宝宝没有伤害,但有的药物却会产生不良甚或非常严重的反应,轻者引起呕吐,重者患上病理性黄疸、耳聋、肝肾功能损害等。所以,在哺乳期间的妈妈慎重使用药物是必须的。在需要用药的情况下,先向医生说明自己正在喂奶,这样医生就会注意开药尺度,不会自己随意乱服药。
不随意中断哺乳。很多药物在乳汁中的排泄量很少,最多也只会达到妈妈用药量的百分之一或百分之二,这样的剂量是不会伤害到宝宝的,除了少数药物在哺乳期禁用外。对于那些对宝宝没有危害性的药,不应随意中断哺乳。
调整哺乳时间。妈妈可在哺乳后马上服药,并尽量推迟下次哺乳时间,这样可以减少宝宝吸收药量,也可以让更多的药物排出体外,尽可能降低药物浓度。
不用避孕药。由于避孕药中含有的睾丸酮、黄体酮等进入妈妈体内后,会抑制泌乳素生成,使乳汁分泌量下降。而且,避孕药物中的有效成分会随着乳汁进入宝宝体内,导致男婴乳房变大或者女婴阴道上皮增生。所以,在哺乳期的妈妈不应用药物来避孕。
不滥用中药。虽然有些中药对产后的妈妈有滋阴养血、活血化淤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增强体质,另一方面会促进子宫收缩和预防产褥感染。但有些中药会进入乳汁中,使乳汁变黄,或有回奶作用,从而影响宝宝的成长。
以下是几种哺乳期妈妈不宜服用的药物:如红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鲁米那、阿米托、安定等镇静催眠药;吗啡、可待因等镇痛药;还有一些抗甲状腺药:如碘剂、他巴唑、硫氧嘧啶等和包括灭滴灵在内的其他药物。
既然妈妈在哺乳期服药会影响到宝宝,那妈妈就应该尽量服用那些不会伤害到宝宝的药物了,避免对宝宝造成生理上的伤害。
(责任编辑:黄莉莉 )
文章关键词:
腹泻对宝宝的危害很多,其中主要是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迟缓。目前腹泻病占到了我国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第二位(第一位是呼吸道感染)。小儿腹泻能……详细>>
拉肚子是人们很常见的现象,小儿更是比较容易出现,因为发育还不完成,因此脾胃较弱,稍微饮食不当的话,就容易出现拉肚子的现象,而这对于小儿的……详细>>
小儿咳喘灵口服液具有清热解毒、宣肺祛痰、止咳平喘的功效,主要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扁桃体炎,急、慢性支气管炎等。小儿用药需加倍注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