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
对乙酰氨基酚是乙酰苯胺类解热镇痛药,别名有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醋氨酚、退热净等。对乙酰氨基酚作为小儿发热的常用药物,起效快,不良反应小,是安全有效的退热药。但是也有部分小儿患者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
5岁涵涵一周前受凉后发热,在门诊就诊后,医生给予了用药指导。涵涵回家后,因为总发热,涵涵妈非常紧张,见热就给涵涵吃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多则一天6次,少则一天4次,整整一周过去了,烧仍然不退,再次到医院就诊。经过住院详细检查后,孩子最终确诊为川崎病合并肝损伤。这是因为过服用过量感冒药后出现全身乏力、黄疸症状,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
据英国《每日邮报》2月24日报道,最近一个国际性科研团队研究发现,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这种止痛药会将孩子患儿童多动症的风险增加约1/3。美国加州大学专家研究发现,根据丹麦1996年到2002年间超过6.4万名婴儿和孕妇们的资料,超过半数在怀孕期间服用过扑热息痛,也导致她们的孩子患多动症的风险增加了37%。这些孩子中29%的人可能面临需要服药控制多动症的风险,而另外13%的孩子,到7岁时可能会表现出类似多动症的行为。
西班牙一项最新研究称,儿童如果服用常见退烧止痛药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日后患哮喘的风险将显著增加。研究人员认为,这或许与药物成分对乙酰氨基酚破坏肺部组织有关。西班牙拉科鲁尼亚大学研究人员调查了2万余名儿童服用扑热息痛的情况及其病例资料,其中年龄为6至7岁和年龄为13至14岁的儿童各占一半。结果发现,服用扑热息痛使儿童日后患哮喘几率显著增加。而且,服用扑热息痛的儿童年龄越小,日后患哮喘的风险越高。
此外,对乙酰氨基酚一直是药源性肝损伤的常见原因。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曾公布数据,在美国与对乙酰氨基酚相关的肝损伤病例中,由于过量服用含此成分的处方药导致的,就占了一半。其中不少病例,最终造成多人肝移植甚至死亡的悲剧。因此,FDA要求制药商对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的药物产品进行限制,每片或一个胶囊的对乙酰氨基酚含量不得超过325毫克。
并非所有的感冒发烧都需要吃药,如果实在高烧可选择冰敷降温。感冒药一定要按剂量服用,过度服用会对肝脏造成一定的伤害。
(责任编辑:黄莉莉 )
文章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酚药物对肝损害是最主要的不良反应,其次是引起肾衰,此外也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哮喘发作等症状。根据FDA统计,在1998年至20……详细>>
对乙酰氨基酚是扑热息痛,泰诺、百服咛、泰诺林、散利痛等解热镇痛药的有效成分,被很多家庭备为应对感冒、发热、止痛的“看家药”。但是,对乙酰……详细>>
美国FDA近日宣布,感冒药中常见的成分对乙酰氨基酚会对人体造成肝损伤甚至致死,建议停止处方和调剂单剂量含对乙酰氨基酚超过325mg的处方……详细>>
事件:FDA建议医务人员停止使用处方药中对乙酰氨基酚单位含量(每片、每粒胶囊或单位其它剂型)超过325毫克的复方制剂。当对乙酰氨基酚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