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
人到了一定年纪身体各方面机能都会下降,老年人身体机能不如从前,容易生病,需要经常服药。但老年人使用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是成年人的2~3倍,尤其是下列药物易引起老年人不良反应。
1、心血管疾病药
如地高辛等洋地黄类,该类药物大部分由肾脏排泄。由于老年人的肾功能下降,令该类药物的排泄减慢、血药浓度升高,易产生较为严重的中枢神经障碍和心脏毒性。因此,老年人用药一般为青壮年的1/4;普萘洛尔(心得安),由于老年人肝功能与血浆蛋白含量的下降,造成体内药物代谢缓慢及血药浓度升高,导致副作用增多,如头痛、眩晕、嗜睡、心动过缓低血压或心脏传导阻滞等;利多卡因,由于老年人肾功能降低,药物排泄减慢,药物很容易产生过量,可引起精神症状和心脏抑制。
2、抗凝血药
老年人对肝素和口服抗凝血药非常敏感,一般治疗剂量即可引起持久的凝血障碍,引起自发性内出血危险。例如:使用肝素后可导致出血发生率增加,尤其是老年妇女,要严密监测出血征象,并避免与阿司匹林同时服用;70岁以上患者使用华法林的剂量为40~60岁患者的30%。
3、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老年人大脑重量减轻,脑血流量减少,高级神经功能衰退,因此对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特别敏感,特别在缺氧、发热时更为明显。如:苯巴比妥可引起过度抑制或出现兴奋激动现象,尤其出现兴奋时不能盲目加大剂量,而应减量或加速药物排泄;阿米替林,可引起不安、失眠、健忘、定向障碍、妄想等副作用,且与用药剂量关系不大,发现后要立即停药;碳酸锂,由于老年人排泄慢,易引起药物蓄积中毒。
4、解热镇痛消炎药
包括保泰松、吲哚美辛(消炎痛)、阿司匹林等。长期服用保泰松可引起水肿和再生障碍性贫血;长期服用吲哚美辛可引起眩晕、精神障碍、腹泻、胃肠出血、胃溃疡等不良反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如用药剂量偏大或两次用药时间间隔太短,常引起老年人大量出汗而虚脱。老年人应慎用或少用该类药物。
5、抗菌药物
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主要经肾脏排泄,老年人肾功能下降,药物排泄减慢,容易引起耳毒性与肾毒性,故老年人最好不用该类药物;青霉素,老年人使用剂量过大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如意识障碍、惊顾痕痫样发作甚至昏迷等症状;四环素,宜减少剂量或延长用药时间间隔。
6、抗肿瘤药
如博来霉素可引起老年人严重肺毒性,如肺炎样变和肺纤维化,使用中必须检测肺功能。
7、利尿药
利尿药使用过猛可引起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和体内电解质失衡。噻嗪类利尿剂不宜用于糖尿病与痛风患者。此外,利尿药与强心苷合用时要注意发生强心苷中毒。
8、导泻药
老年人便秘是多因肥胖、腹部肌肉无力、肠蠕动减弱所致的功能性便秘。长期服用导泻药可引起体内钙和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的缺乏,因此必要时可选用甘油栓、开塞露配合中药泻叶、通便丸。
(责任编辑:沈丽娜 )
抗菌药物包括抗生素和磺胺类等,能起到杀菌和抑菌活性的功效。现在市面上的抗菌药物达到好几百种,但每种抗菌作用的药理作用不一样,带来的不良反……详细>>
老年人是心脑血管疾病、痛风、糖尿病等疾病的高发人群,往往需要长期用药治疗,老年人长期用药容易引发各种不良反应,这是为什么?老人用药过程中……详细>>
过敏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现象,引起过敏的原因有很多,有的人本身就是过敏体质,一旦接触到过敏原,就会导致过敏现象的出现。过敏的程度不同,患……详细>>
服药期间最害怕的是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药物确实能防病治病,但是也可能会带来不明原因的不良反应,轻者恶心呕吐,重者会因为心脏病或中风而死亡。详细>>
近日,第56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了新一期的药品不良反应名单,其中就包括了左氧氟沙星,随着药品的大量应用,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的不良反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