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
11月13日上午,由《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中华炎性肠病杂志》、Gastroenterology Report联合主办的“第八届广州消化道疾病周”会议主会场正式开幕。
谨修而身,慎守其真
立判指征,运筹帷幄
则医道循证维新
先圣绝学,不可不传
广传实用之妙术,洞悉病灶之暗影
内施靶向之针剂,外引适形之放疗
欲与无常争岁,无影灯下再无纷扰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习惯的改变
疾病谱正悄然发生改变
消化道肿瘤持续高发
并呈现年轻化态势
结直肠癌、胃癌、食管癌
位列我国癌症发病率前5位
疾病负担沉重
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为例,2020年,其胃肠镜总量达到5万余次,直肠癌患者近3万人次(含放化疗),胃癌患者3000余人次(含化疗),炎症性肠病患者近6000人次,痔3000余人次、肛瘘(以复杂性肛瘘为主)2000余人次,放射性肠病2000余人次,腹壁疝逾千人次。
据统计,近年来每年结直肠癌手术例数都在4000台以上,五年总生存率高达76.7%,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据大会主席,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荣誉院长,中华医学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名誉组长汪建平教授介绍,今年疾病周依然沿用“守真,创新,未来”为主题,共设有31个会场,其中1个主会场12个分会场,18个会前会、学习班,涵盖了结直肠外科、胃外科、肛肠外科、食管外科、消化道肿瘤免疫治疗、炎症性肠病、肠道微生态、放射性直肠损伤、消化道疾病标志物等消化道疾病各相关领域。
大会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邀请到多位国内外顶尖专家和学者就最新进展作精彩报告,多个学科,全方位、多维度的展示国内外消化道领域的最新进展,并开展热烈讨论,旨在更加全面地传播丰富详实的学术内容,共同研究探讨消化道领域的前沿热点,互相切磋学习。
大会由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名誉院长赵玉沛担任荣誉主席,中华医学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名誉组长汪建平教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会前副主任委员胡品津教授、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兰平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黄美近、吴小剑、康亮等担任执行主席。大会由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副院长黄美近担任主持。
大会伊始,赵玉沛院士发来贺信,他代表中华医学会对会议的召开致以热烈的祝贺。信里提到,“广州消化道疾病周”的特色在于始终“围绕消化道疾病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前沿进展进行热烈讨论”,从而进一步推动“消化道疾病研究高质量发展”,期望该会议能够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的知名精品学术会议,为广大同道搭建高水平交流平台。
大会现场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外科学系主任陈孝平院士因疫情原因未能亲临现场,在线上发来祝福。他说到,广州消化道疾病周连续举办八届,每一届超千人参与,此次活动为参会者提供了一个多学科融会贯通的学习平台。其中最有特色的是近年来每年都评选的“中国消化道领域十佳临床研究”。他表示,疾病周依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举办,其胃肠专科发展体系成熟,胃肠病例资源丰富,胃肠病学研究平台高,胃肠学术期刊影响大,与胃肠学术会议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他希望所有参会人员“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有所悟”。
大会主席汪建平教授致辞
大会主席汪建平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医学无国界,现在我们正通过这样的平台,在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共同探讨医学科学研究、外科手术技术、人类健康管理、医学人文关怀等各方面的问题。这也是今天齐聚于此最重要的意义。“水积而鱼聚,木貌而鸟集”。他希望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继续做好基础工作,建立好研究平台,达到“鱼聚”“鸟集”的效应。
中山大学副校长、大会主席兰平教授致辞
中山大学副校长、另一位大会主席兰平教授对克服各种不便前来参会的省内外各位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对线上参会的各位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
胃肠学科的发展凝聚了几代人的努力与贡献,他对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历任领导和现任领导班子、优秀的青年专家表示感谢和欣慰。未来他希望大家能够坚守初心,善于向优秀的人学习,笃定前行。
执行主席、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副院长黄美近致辞
开幕式会由执行主席、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副院长黄美近主持。
在随后主会场报告环节中,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郑民华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李国新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孙益红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季加孚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蔡三军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张忠涛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剑民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锡山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平红主任医师、中山大学兰平教授等数百名国内外消化道疾病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轮番上场,其中不乏消化道领域的全国主委、副主委等重量级嘉宾,围绕胃肠肿瘤、肛肠疾病、炎性肠病等疾病进行交流。
报告环节与交流
会上,还发布了“2021年度中国消化道领域十佳临床研究”评选结果。
临床研究的开展,既有利于临床问题的解决,促进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医院及学科的发展水平,也符合人民群众对健康持续快速增长的需求。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2022年即将到来,期待我国消化道领域能诞生出更多更好的临床研究成果,从而在国际上发出更多的“中国好声音”。
颁奖环节合影留念
因疫情原因,部分获奖团队前来参加现场颁奖,其他获奖团队均通过视频线上发表了获奖感言。
“2021年度中国消化道领域十佳临床研究”(排名不分先后)
1。 NEOCRTEC5010研究:术前放化疗加手术与单纯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鳞癌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的长期随访结果
通讯作者:傅剑华、刘孟忠(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第一作者:杨弘、刘慧(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2。 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邓氏筋膜保留与切除对男性直肠癌患者术后泌尿生殖功能的影响:中国PUF-01随机临床试验的中期研究结果
通讯作者:卫洪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第一作者:魏波、郑宗珩、方佳峰(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3。 新辅助放疗与单纯手术治疗不同危险度II/III期中低位直肠癌效果的分层随机对照研究
通讯作者(末位通讯):王自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第一作者(排名第一):邓祥兵(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4。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淋巴结清扫范围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次要研究终点
通讯作者(末位通讯):肖毅(北京协和医院)
第一作者(排名第一):徐徕(北京协和医院)
5。 替吉奥同步放疗对比单纯放疗治疗老年食管癌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3期临床研究
通讯作者:陈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第一作者:季永领(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
6。 早期营养和心理干预联合一线化疗在转移性食管胃癌的3期、随机、对照研究
通讯作者:沈琳、唐丽丽(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第一作者:鲁智豪、方玉、刘畅、张小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7。 UGT1A1基因引导下卡培他滨+/−伊立替康用于直肠癌新辅助化放疗的多中心III期随机对照试验
通讯作者:章真(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第一作者:朱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8。 水交换法的提高单气囊小肠镜全小肠检查完成率随机对照研究
通讯作者:梁树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
第一作者:刘少鹏、董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
9。 比较N-乙酰半胱氨酸与硫代硫酸钠对卢戈氏碘染色内镜所引起症状的缓解效果:随机双盲试验
通讯作者:刘志国(第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
第一作者(排名第一):郭权(第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
10。 EUS-FNA湿压抽吸与干压抽吸用于检测实质占位性病变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通讯作者:程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第一作者(排名第一):王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就在昨日,今年消化道疾病周手术演示采取线上直播方式进行。共演示13台手术;全部由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老中青三代专家进行演示。既展示了中六大咖的精湛技艺,又体现了年轻一代的拼搏进取,涵盖了消化道肿瘤的全部手术方式;有低位直肠癌最新的手术:经肛全系膜切除术加侧方淋巴结清扫术,也有传统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及侧方淋巴清扫,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术,腹腔镜全胃切除术,腹腔镜近端胃癌根治术,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腹腔镜直肠脱垂悬吊固定术等。主刀专家与线上观众实时交流。
直播手术演示
手术直播共有26万人次观看,取得了预期效果。作为外科领域学术会议的经典“节目”,这一环节一直以来深受欢迎,看点满满。
(责任编辑:梁旭恒 通讯员:简文杨、戴希安)
文章关键词:
2022年3月10日是第十七届“世界肾脏病日”,旨在提高人们对肾脏疾病的认识,及早诊断,积极预防肾病,远离肾病,尽早提前预防疾病的发生,……详细>>
肾移植也就是把健康者的肾脏移植给肾脏病变且丧失肾功能的患者,这是治疗尿毒症和慢性肾衰竭终末期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不过肾移植后易出现多种并发……详细>>
近日,杨女士(化名)向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民航院区(以下简称“省二医民航院区”)妇科负责人、主任医师吴良芝报喜,她已安全渡过妊娠期,并顺利……详细>>
最近一段时间,新型冠状病毒又在全球大范围流行,最可怕的是新型冠状病毒易出现变异。现如今,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正流行,传播性较快且危害大……详细>>
严寒冬季,气温和气流等要素变化剧烈,特别是老年人对环境温度耐受性差。受到寒冷刺激可增加肾上腺分泌,加快血液循环,从而使得血管收缩,升高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