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新闻-产经 > 医院动态 > 正文

经期便血竟是少见子宫内膜异位症,逸仙团队尽力为她保功能

2024-11-11 10:48:22      

女士(化名)没有想到,经期的系列不适,竟是因为患上了一种少见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变横跨直肠前壁,深达直肠粘膜,传统手术需要肠段切除,怎么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普通妇科团队为她“量身定制”了保留肠道功能的手术方案,手术顺利完成,目前冯女士已康复出院。

便血伴随月经到来,患者查出少见疾病

来自茂名的冯女士,在过去的10个月里,饱受经期便血和肛门坠胀的折磨。最初在当地医院就诊时,经过结肠镜检查被诊断为“直肠炎”,但治疗之后便血、肛门坠胀的问题仍未解决。

为了寻求更有效的治疗,她慕名来到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消化内科。在肠镜检查中,医生发现她的直肠前壁存在隆起病变,随后的病理活检结果显示粘膜组织中出现少量腺腔样结构。医生迅速意识到,这很可能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少见类型。后续的妇科彩超和核磁共振检查证实了这种复杂且少见的疾病,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冯女士一系列不适的“元凶”。

擅长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治的陈圣福副主任医师为冯女士详细分析病情,认为她患的是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且已侵及直肠。这一“确诊”的到来,为她的治疗点亮了希望,但随之而来的“治疗关”却更加棘手。

传统手术需切除肠段,医生力求保留功能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手术治疗向来颇具挑战,原因在于患者盆腹腔粘连严重、解剖层次不清、术中容易渗血,而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处理起来更是非常棘手。

冯女士的情况尤其复杂:阴道直肠之间一4cm大小的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包块,横跨直肠前壁,深达直肠粘膜。国内外这类案例通常采用“肠段切除+吻合术”的方式治疗,这虽然能够完全切除病灶,但对患者造成的损伤也很大,可能导致肠瘘等严重并发症,部分患者日后可能面临排便困难、便秘及便频等不适,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能否仅仅切除受累的肠壁,而不行肠段切除,最大程度保留患者的肠道功能?陈圣福副主任医师大胆萌生了这一想法,他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同时跟科室主任谢梅青教授、王良岸教授以及胃肠外科专家进行了详细讨论,认为“保留肠管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切除”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方法,“如果能够成功实施这对患者来说就是一个最佳的方案”陈圣福副主任医师说到。

跨学科合作,手术成功创下医院纪录

手术在谢梅青主任的指导下,由普通妇科团队陈圣福副主任医师、陈冬梅主治医师、连冰镕住院医师和陈思琳进修医师联合胃肠外科罗兴喜教授进行。

首先分离致密粘连、恢复盆腔解剖后,手术团队预先分离出冯女士两侧输尿管防止损伤,随后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方法”小心将包块整块切除,并精确保留了直肠两侧的神经。手术团队在术中经过仔细评估后认为可以尝试缝合修补缺损的肠壁,尽可能保留患者的肠段,并与患者家属进行了充分沟通。为了最大限度减少肠瘘的发生,术中采用分段减张缝合,并用周围脂肪组织覆盖肠壁浆肌层,缝合后行直肠充气试验证实肠壁良好的完整性,术毕留置了肛管。

术后,冯女士接受了一周的全肠外营养支持,在主治医师陈冬梅的全面术后康复指导、住院医师连冰镕的细致管理和护理团队的精心照顾下,冯女士顺利康复出院。值得一提的是,冯女士是医院首例在切除肠道内膜异位症病灶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肠壁的患者,此次手术实现了“切除病灶,保留肠管”的目的,显著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并为今后类似患者的处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专家提醒:月经期间这些症状不可忽视!

陈圣福副主任医师指出,尽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良性疾病,但其却表现出类似恶性疾病的生物学行为,可能累及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等,因而在临床上较难处理且容易误诊。此前,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普通妇科已与泌尿外科成功合作,处理过输尿管部位的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症,挽救了患者的肾脏。专家提醒,如果出现“周期性”的血尿、便血、咳嗽或咯血等症状,在排除相关系统的疾病之后,应高度警惕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可能。针对该类疾病的处理往往需要多学科的紧密合作,以确保患者能够及时获得准确的治疗,并在术后进行长期的药物管理,以防止复发。

本文指导医生:
陈圣福

陈圣福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妇科 硕士研究生导师  副主任医师 
擅长疾病:
1.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包括腺肌病、DIE病灶切除手术;2.妇科肿瘤手术:高位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 [详细]

(责任编辑:家医君 通讯员:黄睿、刘文琴、房诗婷)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