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新闻-产经 > 医院动态 > 正文

食以安为先,吞咽不好的老人慎吃汤圆肉丸

2024-12-13 11:37:40      家庭医生在线

古语有云: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进食安全不仅关乎食物本身的安全性,更涉及到每个人的进食过程是否顺畅无阻。对于吞咽障碍患者而言,误吸、窒息、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健康。

2024年12月12日是世界吞咽障碍日,为了深入推广吞咽障碍康复知识,切实造福广大吞咽障碍患者,中国康复医学会吞咽障碍专业委员会携手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共同举办了一场义诊活动。


义诊现场

在本次义诊活动中,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科窦祖林教授、温红梅教授领衔的康复科团队,为患者提供了专业的吞咽评估与咨询,此外,还为参与者提供了专业的个性化的康复训练建议,包括吞咽技巧训练、体位及饮食调整,旨在帮助参与者改善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并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吞咽障碍的发生率高 患者避免摄入粘稠度高的食物

中山三院康复医学科学科带头人窦祖林教授介绍,吞咽障碍在生活中非常常见,多发生在脑卒中、退行性疾病(如老年痴呆、帕金森)、口腔、咽腔、食管的肿瘤等病人当中。吞咽障碍的发生率相当高,脑卒中患者的吞咽障碍发生率可达80%;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吞咽障碍发生率为70%;鼻咽癌病人的发生率是100%,甚至有些经过放疗治疗的患者,30年之后再发生吞咽问题。


康复医学科学科带头人  窦祖林教授

吞咽障碍的危害严重,容易导致患者喝水呛咳、吃东西卡喉咙,反复引起肺部感染等问题,尤其是误吸性肺炎,可能导致患者窒息死亡。窦祖林教授提醒,冬季气温降低、活动减少,建议吞咽障碍患者在饮食方面,选择温热且性状合适的食物,避免摄入粘稠度太高的食物,如汤圆、鱼丸、肉丸等,因为这些食物容易导致食物卡喉引发窒息。同时,对于咀嚼能力较差的老年患者,肉类需要煮得烂一些。

对于吞咽障碍的判断,窦祖林教授介绍,可以通过简单的筛查进行:让患者饮用30毫升水,观察其能否一饮而尽并在5秒内不呛咳,但这种方法不能排除一些隐性的吞咽障碍,因此及时就医检查至关重要。

吞咽障碍患者表现为“三多三少” 治疗前先进行吞咽障碍评估

中山三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温红梅主任医师介绍,吞咽障碍病人常表现为“三多三少”:口水多、呛咳多、咀嚼次数多;进食量少、进食种类少、体重减少。这些症状可能引发肺炎、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甚至可能出现隐性吞咽障碍,即食物可能误入肺部而不自知,这种情况在病人中占比可能超过一半,对病人影响极大。


康复医学科副主任  温红梅主任医师

为治疗吞咽障碍,首先需进行吞咽障碍评估,这包括临床评估和两大金标准评估:吞咽造影和喉镜吞咽功能检查。温红梅主任医师介绍,临床评估主要观察病人的舌头、口腔活动和吞咽动作,而金标准评估则能更准确地判断问题所在,是口腔、咽部还是食管的问题。通过评估,医生能确定问题的具体部位,从而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如:鼻咽癌病人,重点训练舌头的运送能力;中风病人,需要训练咽喉的感觉和协调性。

吞咽障碍的发生率在社区老年人群中相当高,因此,需要对这一人群进行更多的关注和筛查。窦祖林教授及其团队正在与社区合作开展相关研究,以更好地了解吞咽障碍在社区老年人群中的发生情况和治疗方法。

近年来,中山三院康复科在吞咽障碍领域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和探索,率先推广并改良了吞咽造影检查,通过不同稠度和不同量的食物来评估患者的吞咽问题,还引入了喉镜来做检查评估,并在国内率先使用导尿管进行食管口扩张,解决吞咽问题。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责任编辑:家庭医生在线 通讯员:周晋安、刘鑫)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