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新闻-产经 > 医院动态 > 正文

78%以上亚洲人都缺的维生素D,到底该怎么补?

2024-12-13 17:03:42      

维生素D是人类必需的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主要在阳光照射下再经皮肤合成,也可从饮食中少量摄取。

维生素D能够调节体内钙、磷代谢并维持血浆钙、磷水平稳定,参与个体牙齿和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并且维生素D受体分布在全身各组织细胞,作用于多器官、组织,存在经典作用(骨效应)和非经典作用(骨外效应)。

根据《中国营养科学全书(第2版,2019年》的数据,全球30%~60%的儿童和成人存在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亚洲普通人群的维生素D缺乏率约78%~98%。

目前在我国缺乏维生素D的主要人群为老年人、育龄女性和儿童。


维生素D缺乏症主要表现为骨骼疾病,在儿童称为佝偻病,成人依缺乏程度的不同可引起骨质疏松症或骨质软化症。维生素D缺乏也是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常见病因。

除与骨骼疾病明确相关外,维生素D也可能与一些疾病有相关性,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肾脏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虽然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在全球人群中非常普遍,但并不主张在人群普遍筛查血维生素D水平。根据《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临床应用共识》,推荐以下人群检查维生素D水平,以便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那么,当发现自身维生素D缺乏时,又该如何补充呢?

增加户外活动和日光照射(晒太阳)

人体80%的维生素D是通过晒太阳后的皮肤合成。

成年人每天日晒时间以30min~1h为宜,婴幼儿和儿童15~30min为宜,老年人合成维生素D的能力较低,时间可适当延长,但不能暴晒。

日常光照不足时,则需要通过饮食补足维生素D。

饮食摄入

天然食物中普遍缺少维生素D,含维生素D较丰富的食物主要有海洋中的多脂鱼如鮭鱼、金枪鱼、沙丁鱼和马鲛鱼,动物肝脏,蛋黄和菌类。

维生素D制剂的补充:补充维生素D以口服为主。

根据《中国儿童维生素D营养相关临床问题实践指南》,维生素D缺乏高风险人群可不根据血清25(OH)D水平,建议直接进行经验补充。

从婴儿期到青春期要补维生素D:每天至少400IU。(40IU=1μg)

成人(含孕妇、哺乳期女性):每天需400~600IU。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表(2023)》,建议儿童、成人、孕妇、乳母每天摄入400IU维生素D,65岁以上每天摄入600IU维生素D。

预防骨质疏松需要更多维生素D。如果要预防骨质疏松,50岁及以上人群建议每天摄入维生素D800~1200IU。

建议优先选用维生素D3制剂

维生素D2是植物来源的维生素D,维生素D3是皮肤合成的维生素D,而维生素D2提高血清25(OH)D水平的效果不如维生素D3。

一般不建议用活性维生素D来防治维生素D缺乏或营养性佝偻病。

首先因为维生素D有骨骼作用和非骨骼作用,而活性维生素D(阿尔法骨化醇、骨化三醇)只有骨骼作用,而不具有维生素D的非骨骼作用,活性维生素D只能升高血清中1,25-(OH)2D的水平,而不能升高25(OH)D的水平,无法增加体内维生素D的储备量。

阿尔法骨化醇、骨化三醇适应症范围是用于骨质疏松症、慢性肾功能不全、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佝偻病和骨软化症的治疗。

其次,因为活性维生素D可能增加高钙血症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

1、补充维生素D要谨防过量中毒。典型的维生素D中毒通常表现为高血钙及其相关症状,例如烦渴、多尿、呕吐、食欲下降、肾结石等。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维生素D制剂,如采取大剂量冲击疗法,需注意监测血清25(OH)D水平防止出现维生素D中毒。

2、中毒者应立即停服维生素D制剂。

3、平常要注意监测血钙及尿钙。

参考文献:[1] Jiang, Zhiwei et al。 “High prevalence of vitamin D deficiency in Asi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vol。 63,19 (2023): 3602-3611。 doi:10.1080/10408398.2021.1990850[2] 张旭飞,蒋志滨,陈云志。我国不同人群维生素D缺乏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2023,40(02):75-79.DOI:10.13501/j.cnki.42-1590/r.2023.02.008。[3]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 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临床应用共识[J]。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8, 11(1):19。[4]中国营养学会健康管理分会。维生素D营养状况评价及改善专家共识 [J]。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23,17 (04):245-252。[5]人群维生素D缺乏筛查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677—2020。

本文指导医生:
翁田波
擅长疾病:
精通各种疾病的营养治疗,尤其对感染疾病引起的营养不良、肝源性糖尿病、肝炎合并营养不良、肾病、Ⅱ型糖尿... [详细]

(责任编辑:家医君 通讯员:刘琪莎)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