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新闻-产经 > 医院动态 > 正文

省二医成功举办2025年应急救援与急诊学科建设 专家研讨暨MCI培训会

2025-02-17 14:34:22      

2月15日,由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二医”)主办的2025年应急救援与急诊学科建设专家研讨暨MCI培训会在广州举行。


此次会议聚焦于应急救援与急诊急救学科的前沿发展,旨在通过深入的学术交流与专业培训,进一步强化广东省县域紧急医学救援联盟单位成员应对大规模伤亡事件(MCI)的能力。国内应急救援、急诊急救专家,广东省县域紧急医学救援联盟单位及省二医医联体单位代表等300多人参会。

应急能力建设:理论与实践并重

面对全球自然灾害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严峻挑战,国家出台了《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十四五”规划》,旨在全面提升紧急医学救援体系的建设水平。作为全国应急医院的先行者,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广东)、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广东)的承建单位,以及广东省紧急医学救援指导中心,省二医始终站在应急能力建设的前沿,通过实战历练与理论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近年来,省二医不仅成功承办、主导了华南地区的多场卫生应急演练,还完成了60余场国际、国内大型传染病综合应急演练,并多次赴美、日、澳、马等国进行国际交流。特别是在2024年,省二医承办了内地六省(区)及港澳紧急医学救援联合演练,这场演练规模宏大、贴近实战,赢得了广泛赞誉。同时,省二医还成功参与了梅大高速塌方、梅州“6.16”特大暴雨灾害、珠海“11.11”事件等紧急医学救援任务,展现了强大的应急响应能力。

“十四五”期间,省二医急诊医学部入选广东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牵头成立了广东省紧急医学救援联盟。医院发热门诊与急诊大楼建设基本完工,新增面积6650㎡,将有效缓解门急诊场地压力,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省二医急诊医学部主任唐柚青表示,希望从院前到院内,创伤病人能在急诊科内得到全面处理,避免传统流程中反复的会诊。他指出,目前全国创伤中心的建设水平和模式存在差异,省二医正在积极探索一站式创伤救治中心的建设模式,并期待与会专家提供权威的指导。

全省急诊学科建设:引领创新与发展

本次培训围绕应急救援与急诊学科建设,邀请了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建新,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会长赵晓东,中国急救医学杂志社长裴俏,广州市院前医疗急救指挥中心主任罗红彬等国内顶尖专家进行学术授课,在实体化创伤中心建设取得优异成绩的各省急诊医学主委代表分享了宝贵经验。

在下午的MCI专项培训中,针对广东省县域紧急医学救援联盟单位成员的实际需求,培训内容涵盖了规范化现场营救、检伤分类、初步治疗、伤员后送、确定性治疗、心理救援以及早期康复治疗等多个关键环节,有效提升了参训人员的应急救援能力。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会长赵晓东表示,国家计划到2025年实现1000个县域达到三级医院的水平,而急诊专科医联体的目标则是重点加强市县的急诊救治能力。他强调,对于重症患者来说,及时的救治至关重要。因此,急诊学科应特别关注如何落地加强急救能力,通过技术发展、研发和人才培养等手段提升急救水平,以更好地适应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提高重症患者的救治效率。

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急救部主任刘明华指出,应急机制优化和救援队伍质量提高仍是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他强调,随着科技的发展,应积极运用新技术如人工智能等创新应急技术和装备,以提升应急救援体系的完善度和救援效率。

(责任编辑:家庭医生在线 通讯员:黄怡辛、蒙彦伶)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