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医生紧急提醒:这些舒适姿势正在“吃掉”你的视力
在热搜上,“侧躺玩手机导致双眼度数差距变大”“女子长期关灯玩手机右眼致盲”的话题曾一度引发广泛讨论。无独有偶,近期江苏常州一名18岁男孩因假期长时间卧床刷手机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消息,更是将“躺着玩手机”的健康风险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脆皮年轻人”晒出的病历本里,“干眼症”“视疲劳”已成高频词。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主任张静琳接受采访时直言:“门诊每天接诊的视疲劳患者中,70%以上与不良用眼姿势直接相关。”她强调,躺着玩手机、关灯玩手机等不正确的用眼方式,已成为生活中看不见的“健康杀手”。
躺着玩手机:疲劳与干涩的双重折磨
据《2023国民用眼健康报告》显示,我国成年人平均每天使用手机时长已达5.2小时,其中68%存在躺着玩手机的习惯。当我们沉浸在短视频、网文和社交媒体的信息流中时,可能正在以最舒适的姿势进行着最危险的“慢性自残”。
躺在床上玩手机时,由于缺乏手部支撑,眼睛与手机的距离变得不稳定,导致眼睛不断调节焦距,极易引发眼疲劳。张静琳解释,这种持续的调节就像相机镜头在不断对焦,会让眼睛感到难受干涩,甚至出现异物感或刺痛。正常人每分钟会眨眼约10-20次,以保持眼球湿润,但专注于手机屏幕时,眨眼频率会骤降至5次以下,眼球表面的泪液蒸发加快,从而加剧眼疲劳和干涩感。数据显示,这种持续调焦状态会使睫状肌负荷增加3倍,相当于让眼部肌肉每天‘跑马拉松’。
张静琳曾接诊过一个患者小马,今年刚上大二。他连续3个月睡前侧躺玩手机超过10多个小时,某日突然出现持续的重影,确诊为急性调节痉挛。所幸经过手术矫正,症状得到缓解,这与长时间近距离高强度用眼相关。
对于青少年而言,躺着玩手机可能加剧近视的发展。张静琳指出,青少年眼球正处于发育阶段,侧卧看手机会导致双眼调节不一致,长期如此可能形成屈光参差,即两眼度数相差较大。而对于高度近视(600度以上)的人群,不正确的用眼习惯可能增加视网膜穿孔、视网膜脱离等眼底并发症的风险。
关灯玩手机:增加眼睛光损伤风险
今年32岁的游戏主播小林(化名),他的眼睛已布满血丝。“总感觉有沙子磨眼睛,滴眼药水就像往沙漠里倒水。”原来,他经常长时间用手机玩手机,并且喜欢关灯进行。经检查,他的角膜上皮已出现点状脱落。
手机屏幕光线的持续刺激会对眼睛的黄斑区造成氧化应激损害,长期累积可能引发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这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疾病。尤其在关灯玩手机时,黑暗环境中瞳孔会放大至正常状态的2-3倍以接收更多光线,手机屏幕的强光对眼底的影响更为显著,增加了光损伤的风险。此外,黑暗环境下看手机还会使眼睛花费更多调节能力去适应周围光线,进一步加剧眼疲劳。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在视频平台短剧的冲击下,不少老年人喜欢长期熬夜煲剧,这很容易加深干眼的发作。“中老年人由于泪液分泌功能下降,本身就容易患上干眼症。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会进一步加剧干眼症状。同时,手机光线的光损害还可能影响眼底黄斑,加速白内障的形成,甚至诱发青光眼发作。”张静琳建议,中老年人应特别注意控制看手机的时间,保持适当的距离和亮度,以减轻眼睛负担。
如何正确护眼?掌握科学用眼法则
面对市面热销的护眼产品,张静琳提醒要警惕营销陷阱:“合格的防蓝光膜确实能过滤15%-20%有害波段,但过度泛黄的屏幕反而加剧视疲劳。”实验室数据显示,将手机亮度调整为环境光的1.5倍、保持40cm以上距离,比任何防蓝光膜都有效。对于深夜刷屏党,张静琳给出的方案更是简单明了:“开盏台灯的成本,比未来治疗黄斑病变低1000倍。”
如何科学用眼,张静琳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遵循20-20-20黄金法则:每看20分钟手机,就远眺20英尺(6米)远的物体20秒,以缓解眼疲劳。
2、保持适当亮度:避免在黑暗环境中看手机,尽量保持环境光线与手机屏幕亮度相近,减少光损伤。
3、调整姿势:不要长期保持同一姿势看手机,可以使用手机支架等工具,保持眼睛与手机之间的相对稳定距离。
4、利用防蓝光产品:选择正规、通过国家质检的防蓝光眼镜或贴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蓝光对眼睛的伤害。但需注意,防蓝光产品并非万能,合理使用才是关键。
5、合理使用人工泪液:对于干眼症状,可使用人工泪液进行缓解,每日使用不超过4次。但若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责任编辑:家庭医生在线 通讯员:张灿城 )
专家答疑
济南治疗精神分裂的医院
2025-02-17重度抑郁都有哪些症状表现
2025-02-17重度抑郁应该如何治疗
2025-02-17焦虑症怎么治疗
2025-02-17焦虑症吃什么药物治疗
2025-02-17怎么判断是不是银屑病
2025-02-17寻常型银屑病三个阶段是什么
2025-02-17脸部银屑病是什么症状
2025-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