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皮肤科 > 皮肤疾病 > 皮肤附属性病 > 痤疮 > 正文

如何找准痤疮类型对症治疗

2013-06-18 06:19:13      家庭医生在线

中医认为痤疮是由内外合邪而成,外受风热、湿热之邪,蕴阻肌肤,内多由肺、脾胃、肝肾功能失调以及久病痰瘀互结凝滞肌肤而成。素体血热偏盛,是痤疮的发病根本;饮食不节,外邪侵袭是致病的条件,血瘀使病情复杂渐重,近几年许多医学家从传统的风热、肺热、血热发病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血瘀、湿热、痰结、肾虚的新观点和新理论。

血瘀痰结,该观点认为痤疮初起多为风热、肺热、血热,日久热邪郁阻皮肤脉络,气血运行不畅,而致血瘀痰阻、瘀痰互结,以致面部出现结节、囊肿和瘢痕疙瘩。

湿热困阻,认为饮食不节,或过食辛辣肥甘油腻之品,日久中土运化不畅,助阳生湿化热,循经上蒸头面而发为痤疮,或脾运不畅,水湿内停成痰,郁久化热,湿热阻滞肌肤,毛窍闭阻而发为痤疮。

肾阴不足,认为痤疮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素体(先天肾阴)不足,肾之阴阳平衡失调和天癸相火太旺,循经上蒸头面,肾阴不足,不能充养肺胃之阴,以致肺胃阴虚血热发为痤疮。

中医划分痤疮类型

中医理论将痤疮分为以下5种类型:肺热血热型、脾胃湿热型、肝胆湿热型、热毒壅盛型、血淤痰凝型。

①肺热血热型。多见于粉刺型、丘疹型痤疮,为诸多类型的痤疮中症状比较轻的一种。表现为黑头粉刺、白头粉刺、毛囊性红丘疹:皮疹为米粒至绿豆大小;患者多易外感风热,伴有咽干、便燥等症状;舌红,苔黄,脉弦数。

②脾胃湿热型。多见于丘疹型、脓疱型痤疮。因患者喜食肥甘之品,致脾胃积湿生热,湿热上壅而致。表现为红色丘疹、脓丘疹;常伴有脘胀不适、饮食不佳、大便于燥等症状;舌红,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③肝胆湿热型。多见于脓疱型、囊肿型、聚合型痤疮。多因人体肝经有热。加少嗜食辛辣肥甘之品,造成肝胆湿热,上蒸于颜面而致。表现为红色丘疹、脓疱;伴有口苦、面色潮红、心躁易怒等症状;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

④热毒壅盛型。多见于脓疮型、聚合型痤疮。多因嗜食辛辣之品,或受湿热之邪,致使火毒内生,热毒上壅,熏蒸于颜面而致口表现为丘疹密集,脓性丘疹居多;伴有咽干咽痛、溲黄便于等症状;舌红,苔黄,脉弦数等症状。

痤疮依据皮损情况划分痤疮类型

痤疮主要发生于面部,也可发生在胸背上部及肩部,偶尔也发生于其他部位,起初患者有黑头粉刺及油性皮脂溢出的现象,还伴有结节、脓肿、或瘢痕,对皮肤的损害大小深浅不等,其病程长,多无自觉症状,还易复发。炎症加重时,可引起疼痛和触疼。根据皮损的情况可分为以下几类。

1﹑脓疱性痤疮。以脓疮表现为主,脓疱为谷粒至绿豆大小,为毛囊性脓疱和丘疹顶端形成脓疱,破后脓液较粘稠,愈后遗留浅的瘢痕。

2﹑结节性痤疮。当发炎部位较深时,脓疱性痤疮可以发展成壁厚的结节,大小不等,呈淡红色或紫红色。有的位置较深,有显著隆起而在半球形或圆锥形。它们可以长期存在或渐渐吸收,有的化脓溃破形成显著的瘢痕。

3﹑聚合性痤疮。是损害最严重的一种,皮损多形,病程长,多发于男性,常见结节、脓肿、瘢痕等多种损害混合在一起。此痤疮分布广泛。

4﹑恶病性痤疮。损害为小米至蚕豆大小的青红色或紫红色丘疹、脓疱或结节,轻柔软,并且含有脓液及血液,它们长久不愈,以后痊愈遗留微小的瘢痕,也不感疼痛,浸润也很少。此型多见于身体虚弱的病人。

5﹑炎症性痤疮。这种痤疮的症状表现为红色小包、包头略带黄色,发病很痒,但是不能挠,会留下疤痕。

温馨提示:痤疮找准类型后要对症下药,除了遵循医生的治疗外,日常的护理与饮食更是必不可少的。

(责任编辑:成艳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