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皮肤科 > 皮肤疾病 > 其他常见皮肤病 > 正文

大疱性皮肤病的中医食疗方

2013-11-18 18:06:05      家庭医生在线

大疱性皮肤病会给患者的身心造成严重影响,对于这种疾病的防治,专家建议采用中西疗法,即在接受医院医生西药的治疗之外,再从中医药入手,熬制汤药服用,可加快大疱性皮肤病的治疗疗效。那么,大疱性皮肤病的中医食疗方是怎样的呢?如何对大疱性皮肤病进行中医分型?

阴伤津耗型

皮疹以红斑、鳞屑、结痂为主,渗液不多(多见于落叶型和红斑型天疱疮)。伴有口干咽 燥,烦躁不安,夜睡难寐,大便干结。舌质红,无苔或少苔,脉细数或细涩。

可用当归9克,黄芩、玄参、麦冬各12克,生地黄、熟地黄、白芍、玉竹、金银花各15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可复渣再煎服,每日1剂。 气阴两伤者,可加太子参30克,或用西洋参6~9克另炖服。

脾虚湿盛型

水疱、大疱较稀疏,间有新水疱出现,糜烂面淡红不鲜,渗液较多,并见黄褐色较厚痂皮或乳头状增殖(多见于寻常型和增殖型天疱疮之慢性期)。常伴有面色发白或萎黄,胃纳不佳,体倦乏力,大便溏软。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濡缓。

可取党参25克,茯苓、薏苡仁各30克,苍术12克,陈皮、炙甘草各5克,白术、扁豆、山药各15克,砂仁6克(后下)。水煎服,可复渣再煎服,每日1剂。

心脾湿热型

皮疹以大疱为主,糜烂面大,渗液较多,常并有粘膜损害(多见于寻常型和增殖型天疱疮,尤其是急性发作期)。常伴有身热,心烦,口渴,纳呆,疲倦乏力,口舌糜烂,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或白腻,脉濡数或滑数。

可取土茯苓30克,生地黄25克,连翘、茵陈各15克,白术、苍术、淡竹叶各9克,黄芩、栀子、泽泻、枳壳各12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l剂。便秘者,加大黄12克(后下)、玄明粉15克(冲)。火毒较盛者,去白术、苍术,加黄连9克、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12克。

(责任编辑:陈宗银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