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诊断疥疮呢
疥疮的初期瘙痒不明显,部分患者会在皮肤薄嫩的部位出现粉红色,呈水泡状的小疙瘩,挤破后 有透明液体流出;如果周围有患者或近期有外出史出现以上症状时要高度警惕。
疥疮初期不加治 疗的话,病情会继续发展,从而出现以下症状:
夜间瘙痒:夜间阵发性剧烈瘙痒,疥疮的夜间瘙痒剧烈和疥虫在夜间活动增加有关。
虫行隧道:手缝可见疥虫掘的隧道,长约2~4mm,呈灰褐色不规则曲线,此为疥虫钻行的痕迹。
皮疹特点:皮疹好发于皮肤薄嫩的地方,尤其是在手指缝、小腹部、乳房、腋窝、腹股沟、阴部 等, 皮损主要为粟米大小的丘疹或丘疱疹。
疥疮结节:疥疮长时间没有治疗,或者治疗不彻底,经过反复发作在阴囊、阴茎、阴唇或腹股沟等 皮肤比较薄嫩部位出现的一些绿豆大小或黄豆大小的硬疙瘩即疥疮结节,瘙痒加重,消退较慢。
如何诊断疥疮
疥疮一般根据接触史、外出史、临床特点等即可作出诊断,但要注意与湿疹、皮肤瘙痒症等相互 鉴别,可做以下检查发现疥虫有助于确诊:
寻找隧道法:用蓝墨水滴在可疑隧道皮损上,再用棉签揉擦30秒至1分钟,然后用酒精棉球清除表 面黑迹,即可见染成淡蓝色的隧道痕迹。
针挑法:在指侧掌腕横纹或水疱、脓疱等皮损处找到疥虫隧道,然后选用6号注射针头在隧道的末 端发现白色虫点处垂直于隧道长轴进针,缓慢挑破皮肤后出针(或直接退出),移至有水(或 10%KOHNS)的玻片上,即可在显微镜下查找疥虫。
刮片法:对有丘疹者提倡用此法检查。先用消毒外科刀片沾少许矿物油,寻找新发的炎性丘疹, 平刮数下以刮取丘疹顶部的角质部分直至油滴内有细小血点为度,连刮6-7个丘疹后,移至载玻片 镜下可发现幼虫,偶有虫卵及虫粪。
结节性损害:疥疮结节性损害因虫体已被周围组织包裹发生炎性反应而难以检出。可用针挑或刀 刮取材,在显微镜下找出疥螨、虫卵或其粪便。
另外诊断疥疮须要与以下疾病鉴别,如下:
一、皮肤瘙痒病:本病皮损无原发疹,且发无定处,指间更罕见,发病常与情绪、季节、气候变化,内脏疾患以及更年期障碍有关。
二、丘疹性荨麻疹:此病多见于儿童,无特殊好发部位,皮疹呈梭形风团丘疹或风团水疱为其特征。患儿常是过敏体质,有时可伴胃肠功能紊乱。
三、虱病:该病是虱子所引起的皮肤病,损害常见为继发疹,好发于两胁、腰带部、阴部或衣缝皱折相接触的皮肤处,且容易查到虱子及其虫卵。
疥疮的几种现象
(1)皮疹好发于皮肤薄嫩的地方,尤其是在手指缝、小腹部、乳房、腋窝、腹股沟、阴部等。皮损主要为粟米大小的丘疹或丘疱疹。
(2)疥疮结节。在阴囊、阴茎、阴唇、腹股沟等处发生黄豆大小的淡红色结节,此为疥疮结节。这种结节往往经久不消,常伴有剧烈瘙痒。
(3)夜间阵发性剧烈瘙痒。
(4)手缝可见疥虫掘的隧道,长约2~4mm,呈灰褐色不规则曲线。此为疥虫钻行的痕迹。
(5)抓痕血痂由于疥疮患者,瘙痒剧烈,患者不自觉地搔抓,常常皮肤抓破与血块。
疥疮的饮食不宜吃以下四类食物:
1、“发物”,如鸡、马肉、猪头肉、鱼、蟹、海腥、鹅、驴肉、母猪肉、虾、鳖、韭菜等。这类食物可使疾病复发,经久难愈。
2、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花椒、辣椒、韭菜、生蒜、胡椒、茴香、生葱、生姜等。这类食品辛温燥热,耗伤肺阴。“肺主皮毛”,肺阴受伤,则加重皮肤丘疹或脓疱瘙痒。
3、黏腻食物,如肥肉、油炸、糍粑、油煎、年糕、糯米饭等。因这类食物易助湿生热,湿热内盛,将加重病情发展。
4、有兴奋作用的食物,如咖啡、浓茶、可可等。这类食品兴奋神经,可造成失眠,加重瘙痒;另—方面,由于这些食物的兴奋作用,神经系统的敏感性增高,瘙痒加重。
5、疥疮患者还应忌烟酒。
对消除疥疮有益的食物:清淡、营养丰富、含维生素多的或有清热解毒作用的食物,如米饭、米粥、山药、胡萝卜、西瓜、甜瓜、丝瓜、芹菜、扁豆、菊花茶、金银花茶、馒头、红薯、土豆、大白菜、冬瓜、苦瓜、荸荠、绿豆、赤小豆、桑叶茶等。
(责任编辑:吴敏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色斑十年未消,能否用排毒养颜胶囊配合
2024-10-24吃泻立停过敏,吃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会
2024-10-24寻找治疗牛皮癣的优质医院
2024-10-24服用一盒多药物,担心其在体内久留致不
2024-10-24脚气能否用药物治疗,用哪种药好?
2024-10-24小孩长湿疹,用某产品多久见效,适合吗
2024-10-24使用氢鲲软膏后出现脱皮症状正常吗?
2024-10-24维A酸乳膏的效果怎样
2024-10-24
热门文章
疣体是什么样的
2024-10-24科学饮食,带状疱疹哪些蔬菜不能吃
2024-10-24鸡皮肤治疗的优选方案
2024-10-24鸡皮肤怎么治?专业解读与护理指南
2024-10-23得了鱼鳞病该怎么办?看这篇就够了!
2024-10-23得了湿疣会有哪些症状
2024-10-22香港脚是怎么得的?怎么治才能除根?
2024-10-22什么是病毒疣?——全面解析病毒疣的定义、成因及防治策略
202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