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皮肤科 > 皮肤疾病 > 正文

痱子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症状?

2014-02-22 18:00:16      家庭医生在线

痱疮,又名痱子、痱疮、汗疹、痱汗疹。多见于盛夏酷暑的季节,儿童及肥胖的人较容易得,病变主要分布在头面、颈项、胸腹、腰背或肘及腘窝,常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红痱(红色粟粒疹) 是因汗液在表皮内稍深处溢出而成。临床上最常见,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好发于手背、肘窝、颈、胸、背、腹部、妇女乳房下以及小儿头面部、臀部,为圆而尖形的针头大小密集的丘疹或丘疱疹,有轻度红晕。皮疹常成批出现,自觉轻微烧灼及刺痒感。皮疹消退后有轻度脱屑。

2、白痱(晶形粟粒疹) 是汗液在角质层内或角质层下溢出而成。常见于高温环境中大量出汗、长期卧床、过度衰弱的患者。在颈、躯干部发生多数针尖至针头大浅表性小水疱,壁极薄,微亮,内容清,无红晕。无自觉症状,轻擦之后易破,干后有极薄的细小鳞唇。

3、脓痱(脓疤性粟粒疹) 是痱子顶端有针头大浅表性小脓疱。临床上较为少见,常发生于皱襞部位,如四肢屈侧和阴部,小儿头颈部也常见。脓疱内常无菌,或为非致病性球菌,但溃破后可继发感染。

4、深在性痱子(深部粟粒疹), 阻塞的汗管在真皮与表皮交界处破裂,表皮汗管常被反复发作的红痱破坏是汗液阻塞在真皮内而发生,为密集的、与汗孔一致的非炎性丘疱疹,出汗时皮疹增大,因全身汗腺导管堵塞可致出汗不畅或无汗 当皮损累及头面部时,可出现中暑症状,如头痛、头晕、发热乃至虚脱症状,本型常见于热带,反复发生红痱的患者。

治法:清暑涤湿、解毒止痒。《外科正宗》:“痤痱者,密如撒粟,尖如芒刺,痒痛如常,浑身草刺。此因热体见风,毛窍所闭,宜服消风散,洗用苦参汤,甚者皮损匝匝成疮,以鹅黄散,软绢帛蘸药扑之。”

一般来说,痱子最容易长在儿童身上,但有些皮肤娇嫩、肥胖多汗或体质虚弱的成年人也会长痱子。除了脚底、手掌等皮肤较厚的部分外,全身各个部位都会生痱子。预防发生痱子,主要是注意皮肤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服。容易生痱子的人,洗完澡要擦干,然后涂上一点爽身粉或痱子粉。不要在烈日下嬉戏,饮食不要过饱,少吃糖和高脂肪的食物,这些都可以预防痱子的发生。

(责任编辑:徐蓓蓓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