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皮肤科 > 皮肤疾病 > 皮肤附属性病 > 酒糟鼻 > 正文

中医帮你全面对付酒渣鼻

2014-12-27 08:39:24      家庭医生在线

  酒糟鼻又名玫瑰痤疮,中医别名赤鼻,俗称红鼻子或红鼻头,是一种发生于面部中央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鼻为中心对称发病,鼻部是最常发部位,这是由于血管明显扩张的结果,有时透过皮肤可看到扩张的小血管呈树枝状,由于局部皮脂腺分泌旺盛,鼻子显得又红又亮;病情进一步发展,皮肤可增厚,甚至长出皮疹或小脓疮,外观粗糙不平,鼻尖明显增大犹如长了肿瘤,很像酒糟样,故名酒糟鼻,多发生在中年人。

  酒渣鼻的症状早期表现为在颜面中部发生弥漫性暗红色斑片,伴发丘疹、脓疱和毛细血管扩张,晚期出现鼻赘。最常表现为外鼻皮肤发红,以鼻尖最为显著。本病常并发脂溢性皮炎。

  酒渣鼻症状

  本病好发于颜面中部,以鼻尖、鼻翼为主,其次为颊部、颏部、前额,常对称分布,多发于中年人,患者多并发皮脂溢,颜面犹如涂脂。皮损表现为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和有炎症的毛囊丘疹及脓疱等。病程缓慢,可分为三期,但无明显界限。

  1. 红斑期 局部皮肤弥漫性潮红或散布的红斑,开始为暂时性,时现时退,以后屡次发生而长期存在,终于永久不退,局部皮肤油腻,此时毛细血管及小血管扩大,尤以鼻尖及鼻翼的浅血管往往很明显,呈树枝状

  2. 丘疹脓疱期、 鼻赘期: 病情继续发展,在红斑的基础上出现成批的毛囊性痤疮样丘疹、脓疱,但无粉刺形成。尤以鼻尖为重,此时毛细血管扩张更为明显,纵横交错呈蛛网状。 病期长久者,由于患部皮脂腺和结缔组织增生肥厚、血管扩张,致使鼻尖部肥大,形成大小不等的结节状隆起,称为鼻赘。

  中医药内治:

  1、辨证分型:

  ⑴ 热毒蕴肤 治宜凉血清热。方药:凉血四物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水煎服,酒糟鼻患者每日1剂,分2次口服。

  ⑵ 肺胃盛热 治宜清肺胃之蕴热。方药:枇杷清肺饮加减:水煎服,酒糟鼻患者每日1剂,分2次口服。

  ⑶ 气滞血瘀 治宜活血通窍,行瘀通经。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水煎服,酒糟鼻患者每日1剂,分2次口服。

  2、内服用药:

  ⑴、取枇杷叶30克、栀子30克,研成细末,逐日3次,每次6克,凉开水送服。

  ⑵、取枇杷叶(去毛、焙干)研末,茶调3~6克,日3次。治肺热,酒糟鼻。

  ⑶、用适量使君子放入铁锅内用微火炒至稍有香气后,待其凉下来,然后放入麻油中浸泡1周即成。患者每晚睡前用温开水服使君子仁3至5枚,一周为一疗程,一般2-3个疗程可见效。

  ⑷、取银花9克、知母15克、生石膏30克放入锅内,再加入500毫升水,一齐煎煮,取药汁30毫升与粳米60克同煮成粥,每晚睡前食用。

  外用方:

  1、将新鲜荸荠洗净后,横切成两瓣,反复地涂擦酒糟鼻上,一日5-6次。涂擦后勿用水洗,涂上的粉汁越厚越好,7天为一疗程,待结厚的壳脱落,酒糟鼻即可治愈。

  2、取牛黄末,水调,搽患处。

  3、取苦杏仁、硫磺、轻粉各25克,研末,加凡士林150克,捣匀成膏,外用。

  4、取硫磺、槟榔等分,冰片少许。三药研末,备用。卧前取药末,以少量蓖麻油调和,绢包涂搽患处。

  5、大黄、雄黄各等量,共研细粉,温开水调成糊,敷于患处。

  6、硫黄30克,轻粉、密佗僧、白矾各3克。共研细末,以蜂蜜调成糊状,每日3次搽患处。

  7、雄黄、硫磺各15克,轻粉6克。共研细粉,用人乳调各涂患处,每日1次。

(责任编辑:詹远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