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皮肤科 > 皮肤病知识 > 皮肤病百科 > 正文

粟丘疹钩针疗法

2017-10-13 09:32:35      

粟丘疹也被称为“白色痤疮”,是一种起源于发表或皮肤附属器上皮的潴留性囊肿,一种良性的皮肤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新生儿亦可发生,男女发病机会均等。外伤后引起的粟丘疹往往发生于擦伤、搔抓部位或面部炎症性发疹以后。常见于皮肤外叶啉症或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损害中,也可发生于带状疱疹之水疱后,有些患者有遗传因素。

部位:粟丘疹患处。

操作规程:充分暴露粟丘疹,进行常规消毒。绷紧粟丘疹周围的皮肤,迅速将锋钩针的尖端沿皮平刺,插入丘疹体内,将丘疹内白色或黄色的物体钩出,然后用锋钩针无刃的背面在皮肤上左右压刮,把丘疹凹内的残余物全部刮出,用干棉球压迫止血即可。

操作间隔:效果不佳者1个月后重复操作。

(责任编辑:杨绮琴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