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皮肤科 > 皮肤病知识 > 皮肤病百科 > 正文
链球菌感染
挂号科室:感染科 同类疾病:霍乱伤寒细菌感染布氏杆菌病细菌性痢疾

猩红热患者的护理

2017-10-20 10:08:13      

猩红热为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少数患者患病后由于变态反应而出现心、肾、关节的损害。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冬春之季发病为多。多见于小儿,尤以5~15岁居多。

猩红热的轻症患儿可在家里休息、治疗、隔离。合理调整患儿的饮食可促进康复,缩短病程,预防并发症。

发病初期患儿因有高烧、咽部充血红肿等,故此时应供给充足液体,以帮助体内毒素的排出,可给清淡易于消化的流质饮食,如牛奶、酸牛奶,米汤、藕粉、果汁、鸡蛋汤,鸡蛋羹、煮梨汤,小豆汤、绿豆汤、各种新鲜蔬菜汤等,食物的温度不宜太高,这样可减轻咽喉部充血及疼痛,宜采用少量多餐的方法,一日可进餐6~7次。

恢复期,患儿已退烧,皮疹消退开始脱皮,此时可改为少油、少渣的半流质饮食,可采用肉末菜末粥、肉末菜末细面条或面片汤,番茄汁、鸡蛋面条,烩菜末肉末羹、烩鱼丸子等。每天可给予二次新鲜水果。病情再进一步好转时,可逐渐由半流质改为软饭,此时应适当多选用富含优质蛋白质的瘦肉,鸡蛋,鱼、豆腐等,蔬菜应尽量选用富含维生素C及维生素A丰富的有色绿叶或黄色蔬菜,如小白菜,油菜、胡萝卜,西红柿等。烹调时应采用蒸,煮、烩,或炒的方法,避免用油煎、炸及油酥食品。仍需少食多餐,一天可进食4~5次。

(责任编辑:杨绮琴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