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谷印亮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理疗科
-
药物性胃病是由药物引起的胃黏膜损伤,症状包括上腹疼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治疗方法有停止可疑药物、使用胃黏膜保护剂、抑酸药等。常见的致病药物有阿司匹林、布洛芬、糖皮质激素等。 1.致病原理:某些药物会直接刺激胃黏膜,或影响胃黏膜的血液循环、抑制胃黏膜的修复机制,从而导致胃黏膜损伤。 2.常见症状: 上腹疼痛:多为隐痛、胀痛或烧灼样痛。 恶心呕吐:胃黏膜受刺激后,引起胃的逆蠕动。 食欲不振:胃功能受损,消化能力下降。 呕血黑便:严重损伤时可能出现。 消化不良:如腹胀、嗳气等。 3.常见致病药物: 阿司匹林:非甾体抗炎药,可破坏胃黏膜屏障。 布洛芬:有类似的损伤作用。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可影响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 抗生素:如四环素类,可能导致胃肠道菌群失调。 抗肿瘤药:细胞毒性作用可损伤胃黏膜。 4.诊断方法:通过胃镜检查可直观观察胃黏膜的损伤情况。 5.治疗措施: 立即停用可疑致病药物。 服用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 应用抑酸药,如奥美拉唑。 对症治疗,如止吐、解痉等。 总之,药物性胃病重在预防,用药时应遵循医嘱,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2024-10-09 01:55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