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尹君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传染期通常为 1 至 2 个月,但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患儿的个体差异、治疗情况、病情严重程度等。 1. 个体差异:不同患儿的免疫系统反应不同,这会影响病毒的排出和传染期。免疫力较强的患儿,传染期可能相对较短。 2. 治疗情况:及时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缩短病毒排出时间,从而缩短传染期。 3. 病情严重程度:病情较轻的患儿,病毒复制相对较少,传染期可能较短;病情严重者,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期可能延长。 4.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如果能有效避免这些传播途径,也能降低传染风险。 5. 环境因素:良好的通风、清洁的环境有助于减少病毒存活,对缩短传染期有一定帮助。 总之,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传染期并非固定不变,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家长应密切关注患儿病情,做好防护和隔离措施,遵医嘱进行治疗和护理。
2024-10-08 18:29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为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所致急性淋巴细胞增生性传染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年,6岁以下儿童多呈隐性感染或轻型感染,15岁以上感染者多呈典型症状,35岁以上很少患本病。病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全年均可发病,传播途径主要是经口鼻密切接触,飞沫传播很少,但在暴发流行过程中,飞沫传播起主要作用。偶可经输血传染。典型病例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淋巴结肿大、肝脾大、周围血中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增多并出现异形淋巴细胞。但不典型病例甚多。病程常具自限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