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姚陈 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血管外科
-
静脉血栓栓塞症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血栓性浅静脉炎,以下肢发病居多,严重时可危及生命。需重视,有症状应及时就医。健康无小事,身体不适切莫忽视。及时就医,根据医生指导进行治疗,早日恢复健康。
2015-11-17 20:46
1.静脉结构:下肢静脉分浅静脉(如大隐静脉、小隐静脉)和深静脉,两者有穿支静脉相连。
2.发病部位:深静脉血栓多在下肢,上肢较少见。
3.形成原因:血流缓慢、血管内皮损伤、血液高凝状态等。
4.症状表现:患肢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升高。
5.风险危害:血栓脱落可致肺栓塞,增加死亡风险。
6.检查方法:超声、凝血功能检查等有助于诊断。
7.治疗方式:药物治疗(如低分子肝素、华法林),严重者手术治疗。
静脉血栓栓塞症危害较大,早发现早治疗很关键。日常生活中注意预防,如适当运动、多喝水。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高国望 医师
威县妇幼保健院
二级甲等
皮肤科
-
静脉血栓在静脉血流迟缓,血液高凝状态及血管内膜损伤条件下,静脉发生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并继发血栓形成的疾病.绝大多数静脉血栓形成发生在盆腔及下肢的深静脉.多见于产后,骨折及创伤,手术后的病人.静脉血栓急性期,即血栓发生一个月内,应用抗凝溶栓治疗,效果很好.一个月后血栓进入亚急性期,单纯使用西药抗凝溶栓治疗没有意义.治疗慢性静脉血栓,除了常规静脉应用抗凝溶栓药物之外,还应采用中西医结合配合血管内灌注治疗,对陈旧性血栓仍然有效.
2015-11-17 21: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