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毛锐 副主任医师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
肺吸虫病是一种地方性寄生虫病,由并殖吸虫引起,其感染途径多样,包括饮食、饮水等。感染后会对人体造成损害,症状表现不一,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当身体出现异常时,应赶紧就医,听从医生的指导进行诊治,不宜擅自用药。
2015-11-11 20:35
1.病原体:肺吸虫病的病原体为并殖吸虫囊蚴,主要寄生在人的肺脏。
2.感染源:未经煮熟的带有囊蚴的淡水蟹、蝲蛄、沼虾,半熟的被囊蚴感染的野生动物肉,被囊蚴污染的溪水。
3.传播过程:并殖吸虫的虫卵随痰液或粪便排出后,先在水中发育成毛蚴,侵入第 1 宿主淡水螺发育成尾蚴,尾蚴再侵入第 2 宿主甲壳类动物发育成囊蚴。
4.症状表现: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症状,还可能有腹痛、腹泻、皮下结节等。
5.诊断方法:通过询问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如痰液或粪便中查找虫卵)、影像学检查(如胸部 X 线、CT 等)来确诊。
6.治疗方法:常用药物有吡喹酮、硫氯酚、阿苯达唑等,具体用药需根据患者病情,遵循医嘱。
总之,肺吸虫病是一种危害健康的疾病,预防关键在于避免食用未煮熟的可能携带病原体的食物和饮用生水。一旦怀疑感染,应及时就医诊断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