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杨东银 医师
安都卫生院
一级
内科
-
牙源性皮瘘是一种由牙齿及周围组织感染引起的皮肤瘘管。通常与牙髓感染、根尖周脓肿、牙周炎、智齿冠周炎、颌骨骨髓炎等有关。表现为皮肤上的窦道、红肿、疼痛、流脓等。治疗包括去除病因、抗感染治疗、手术治疗等。 1.牙髓感染:细菌通过龋洞等侵入牙髓,引发炎症,若未及时治疗,炎症可蔓延至根尖周组织。 2.根尖周脓肿:牙髓感染进一步发展,形成根尖周脓肿,脓液可突破骨皮质和软组织,形成皮瘘。 3.牙周炎:牙菌斑中的细菌侵犯牙周组织,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严重时可引起皮瘘。 4.智齿冠周炎: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炎症,炎症扩散可能导致皮瘘。 5.颌骨骨髓炎:多由根尖周感染扩散引起,炎症破坏颌骨,形成瘘管。 总之,牙源性皮瘘需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早期治疗效果较好,可避免病情加重。
2024-10-08 17: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