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李强 医师
潍坊市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普内科
-
涎腺混合瘤是一种常见的涎腺肿瘤,多发生于腮腺,其次为下颌下腺、舌下腺等。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症状表现多样,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等。 1.发病原因:遗传因素可能导致某些基因突变,增加患病风险;环境中的化学物质、放射线等也可能是诱因;病毒感染有时会影响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分化。 2.症状表现:多数患者表现为局部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块,质地中等,边界清楚。若肿瘤压迫神经,可能出现疼痛、面瘫等症状。 3.诊断方法:通过体格检查、B 超、CT 等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活检来明确诊断。 4.治疗方式: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对于恶性或术后有残留的,可能需要辅助放疗。 5.预后情况:良性涎腺混合瘤手术切除后预后较好,但有复发可能。恶性者预后相对较差。 总之,涎腺混合瘤需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患者应选择正规医院就诊,遵循医生建议进行治疗和随访。
2024-10-08 13:11
-
-
回答2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赵乐翠 医师
家庭医生在线合作医院
其他
内科
-
涎腺混合瘤是发生在大涎腺和小涎腺的一种良性肿瘤,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以30-50岁为多见。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因发生于外、中胚叶,肿瘤内含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及黏液瘤样组织等,故Minssen(1896)称其为混合瘤,亦称多形性腺瘤。混合瘤并非绝对良性,属低度恶性的肿瘤,也称临界瘤。
2024-10-08 2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