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们邀请临床执业医师解答上述提问,您可以进行追问或是评价
-
邱晓拂 主任医师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
患过肾结核后仍有肾积水,可能与以下多种因素有关:如肾脏结构受损、输尿管狭窄、尿液排出受阻、感染未完全控制、免疫反应等。若积水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警惕肾功能受损风险。健康无小事,身体不适切莫忽视。及时就医,根据医生指导进行治疗,早日恢复健康。
2016-03-19 21:50
1.肾脏损伤:肾结核可能导致肾脏组织破坏,影响尿液正常生成和排出,从而引起积水。
2.输尿管病变:结核菌侵袭输尿管,使其狭窄或梗阻,尿液流通不畅,造成肾积水。
3.感染残留:结核分枝杆菌未完全清除,持续刺激泌尿系统,引发炎症和积水。
4.免疫紊乱:自身免疫反应可能影响肾脏和输尿管功能,导致积水。
5.其他因素:如个人体质、基础疾病等,也可能对肾积水的产生有一定影响。
总之,肾结核后出现肾积水的原因较为复杂。患者应密切关注自身状况,定期复查,遵循医生建议进行治疗和管理。
-
针对上述提问,推荐就医问药相关内容,希望帮助您更好解决问题
什么是肾积水? 尿液从肾脏排出受阻、蓄积引起肾内压升高,造成肾盂肾盏逐渐扩张,肾实质萎缩与肾功能减退,临床上称为肾积水(hy-dronephrosis)。尿路任何部位长时间梗阻,最终可造成肾积水。巨大肾积水时容量可达1000ml以上(小儿超过24小时尿量)。 查看全文»